大軍閥:帝國二世祖 作品

第478章 打破千年的枷鎖

  國民生產總值超過漢斯帝國,與約翰帝國齊平。不過還是比不上米利堅。

  而國民平均年工資從照片的1173帝國銀元,提升到了1834帝國銀元。

  這個薪資水平在全世界都算是名列前茅的。

  高薪資帶來的就是高稅收,而高稅收就意味著帝國更有錢,可以利用這些錢來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

  比如提高民眾的社會福利待遇,提高民眾的幸福指數。

  在這其中,林逸參考後世的舉措,將一些社會福利待遇搬了出來。

  比如免除農業稅,提供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助學基金和養老保險。

  這幾大措施一被林逸提出,最開始是遭到了帝國錢袋子,戶部尚書錢溢的強烈反對。

  在錢溢看來,帝國收取農稅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也收了幾千年,怎麼突然之間就不讓收了?

  如果不收農稅,那麼帝國財政從哪裡來?

  而林逸卻反對錢溢這一思想。

  在林逸看來,農稅這個東西,現在屬於雞肋,就比如1913年,整個大夏帝國共收入農稅3567萬帝國銀元。

  雖然說,大夏農稅本來就比較低,農民的壓力也不大。

  但林逸看來,這農稅再低,也是對農民的一種負擔。

  帝國多這三千多萬發不了家,少著三千多萬,帝國也餓不死。

  要知道截止到1914年秋天,帝國除去農稅之後,其他各項稅收已經超過十億帝國銀元,其中佔大頭的就是商稅和關稅。

  犯不著為了這三瓜兩棗的,去跟農民在地裡搶食。

  而免除農稅之後的好處,林逸也在朝堂之上,一一給眾人列舉。

  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帝國免除農民的農稅,那麼就相當於帝國做了幾千年以來各個皇朝都不敢做的事。

  打破了壓在農民頭頂上千年的枷鎖,那麼可想而知,農民對於帝國的好感將會提高到何等高度?

  用區區幾千萬就能換來全帝國絕大多數人,對於帝國的好感,這種生意上哪去找?

  另外,不要覺得帝國不收農稅,就沒有辦法從農民身上收取稅收,要知道只有百姓手裡有錢了,他才會去消費。

  而只要消費,帝國就能從中獲取稅收。

  除了這些以外,一些有知識基礎的農民,在手裡有餘錢之後,會不會想著去做一些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