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閥:帝國二世祖 作品

第443章 兵臨帕米爾

  現在的戰車可不是後世那種坦克,涉水性能非常好。此時的戰車,無論是性能還是技術,頂多也就跟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科技水平。

  這個時代的戰場,還不能作為兩棲戰車。

  與其讓戰車在後方放著,不如讓張彥宇出去試試,順便測試一下戰車在極端環境之下的性能。

  以方便後期對戰車的改進升級。

  畢竟,在林逸的打算中,帝國是需要控制中東地區的,那個地方,可以說都是沙漠地帶。能在大夏國境內跑起來的戰車,說不定到了沙漠就得趴窩。

  現在提前實驗,提前做好準備。

  有了張彥宇的裝甲師的加入,中亞地區的叛軍更加的擋不住大夏的攻勢。

  整個西域集團軍就宛如是熱刀切黃油一樣,直接從正面撕開一個大口子。

  到了1914年8月份的時候,南路西域軍已經抵達比什凱克,平息了中亞地區的叛軍老巢。中亞叛軍只能往西潰逃。而南路軍下一個目標就是塔什干。

  但是這個時候,從西面傳來羅剎帝國南部方面軍在貝內烏大勝叛軍,消滅了中亞和哈薩克叛軍主力。

  走投無路的中亞叛軍,在9月初的時候,向大夏軍投降。

  而這些叛軍之所以不向南部方面軍投降的原因,主要還是尼古拉二世下令,要將所有的叛軍送上絞刑架。

  擔心會被尼古拉二世清算的中亞叛軍,只能選擇向大夏投降。

  至少大夏沒有說要將他們集體處死。

  隨著中亞叛軍的投降,整個羅剎帝國南部,就只剩下哈薩克叛軍,還在獨立支撐。

  不過,這種抵抗,隨著整個中亞叛軍被消滅,很快也被大夏和羅剎帝國消滅。

  在消滅羅剎帝國南方叛軍之後,大夏軍開始調轉方向,朝著南亞進攻。

  在1914年10月份的時候,抵達帕米爾高原,開始俯視約翰帝國在南亞地區最為重要的領土,天竺國。

  而羅剎帝國的南部方面軍在消滅哈薩克及中亞叛軍之後,開始調頭北上,準備配合烏拉爾方面軍,進攻西南方面叛軍。

  但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原本由於被圍困而物資不足的西南方面軍,突然之間就得到加強,整個叛軍集團火力提升了一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