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從魔祖傳人到古今第一魔 作品

第六百一十八章 姬昌回西岐

  洪荒生靈多如恆河沙數,數都數不清,若闡教肯合作,殷商,截教,闡教,三方合力,需要多少生靈填充封神榜都不是問題。

  但闡教迎回姬昌時的堅決態度,徹底打破了帝辛的幻想,讓他深刻的明白,闡教是鐵了心支持西岐,他與闡教已無任何合作的可能。

  為救回一個小小的姬昌,闡教明面上只出動了一個雷震子,背後卻是層層謀劃,限制殷商底蘊出朝歌一步,可見闡教決心之堅。

  “天意難違嗎?孤偏偏不信”

  夜空下,帝辛低聲喃喃自語,低沉的話語聲在夜風的掩蓋下,讓人很難聽清他到底在說什麼。

  抬頭仰望滿天星河,那如夢似幻,唯美絕倫的星空,在帝辛眼裡卻彷彿一張囊括天地萬物的大網,而他就像網中的一條魚兒,想要活下去,就得掙脫這張大網的束縛。

  這張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實際存在的大網,名為命運,名為因果,牢牢網住了無數生靈,帝辛也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眼神恍惚之間,帝辛不自覺的看向崑崙山方向,內心忽有一股豪氣油然而生。

  既然做不成朋友,那就是敵人,他倒要看看,聖人,是否也會失算,天意,是否真的難以違背!

  擁有未來記憶,提前預知未來動向,這是他敢與聖人博弈的最大底牌。

  先知先覺,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本事!

  姬昌迴歸西岐後的第一件事,便是重整局勢,穩定局面,將伯邑考與姬發內鬥導致的混亂局面重新扭轉過來。

  他倒也不愧是一手將西岐帶向興盛的賢君明主,很快就穩定住了局面,並順勢瓦解伯邑考與姬發的黨羽。

  沒了黨羽作為附庸,伯邑考與姬發矛盾再大,也鬧騰不起來。

  可惜姬昌太小看了伯邑考與姬發,以為瓦解了兩人的黨羽,局勢就能平穩了,他也太小看了他這兩個兒子。

  伯邑考,某個大魔頭的分身,搞事能力早已得到洪荒萬族的認可,手底下沒人可使喚,祂照樣能鬧個沒完沒了;

  姬發,被闡教選中用以替代帝辛的下一代人王,可謂是個天生王者式的人物,同樣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自身黨羽被姬昌瓦解了,伯邑考與姬發乾脆直接拉攏散宜生,南宮适等西岐重臣,大有一副“我等不及了”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