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 作品

第七百二十二章 水淹咸陽


  五月,趙括率領四國聯軍抵達咸陽城外。

  這是秦國自遷都咸陽以來,第一次被打到國都,舉國上下皆驚。

  “這就是商鞅主持修建的咸陽,看起來並不是很雄偉啊。”趙括站在戰車上,望著不遠處咸陽城,在夕陽的映照下散發出橘紅色的光芒,與遠處的嵕山融為一體,宛如天地間最美的畫卷。

  其實咸陽城的規模並不算小,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大城,但如果和都城比較,確實算不上大城,不管是趙國的邯鄲、魏國的大梁,還是齊國的臨淄都比咸陽要雄偉不少。

  “大王有所不知,咸陽始建於秦孝公時期,當時秦國剛剛經歷商鞅變法,國力雖有提升,但仍然無法和東方各國相比,因此咸陽城的規模很普通。後來秦國不斷深化變法改革,實力一步步增強,但所有的錢財都放在了對外擴張上面,並未對咸陽城擴建,使得咸陽放在都城中有些不起眼。”荀子說道。

  “秦國曆代君主確實更加熱衷於對外擴張,對一些面子和物質上的東西反而不怎麼追求。”趙括說道。

  像齊宣王那樣,養三百個樂師吹竽給他聽的,這種事放在秦國是不可能發生的。趙括估計是以前秦國窮的時候養不起,後來發達了,發現攻城掠地更有意思。

  “國雖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有張有弛,方為正道。”荀子說道。

  趙括點了點頭,荀子這話不僅僅是說秦國,也是對他說的。

  “有咸陽周圍的地圖嗎?”趙括問道。

  “給,大王。”劉平找出一張破舊的地圖打開放在趙括面前。

  趙括眉頭一皺,地圖上只是簡單的標註了咸陽周圍的城池,河流,以及大山的名字,連範圍都沒有,更別說地形了。

  “這張地圖哪來的?”趙括沉聲問道。

  “在……在藍田城中搜出來的。”劉平說道。

  “扔了吧,去找附近的平民打聽周圍的地形,然後畫一份新的地圖,再擺一張沙盤。”趙括說道,這張地圖連地形都沒有標明,一點用沒有。

  “諾。”劉平連忙說道。

  “傳令全軍安營紮寨,全力打造攻城器械。”趙括下令道。

  “末將這就安排。”樂毅說道。

  “糧草如何?”趙括問道。

  “稟大王,我趙國的糧草已經在路上了,韓王和魏王來信,正在全力征調糧草,齊國距離遙遠,還沒有傳來消息。”李斯說道。

  之前韓魏兩國一直想要退兵,但自從大捷的消息傳回大梁和新鄭之後,兩國再也不說話了。

  秦國的南郡、上庸、商於等地距離趙國遙遠,趙國不可能佔領,最後都是他們兩國的,韓國也趁勢收回了三川,這些可都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啊。

  哪怕事後給趙國一些補償,都是值得的。

  再鐵的關係也沒有利益靠譜!

  兩國現在一邊徵調糧草,全力支撐趙括伐秦,一邊派人接收城池,幾乎每天國土都在擴張。

  “大王,兵法有云,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稈一石,當吾二十石。此時秦國的夏糧剛剛成熟,正是收穫的季節,末將以為可以派出大軍,搶收秦國的夏糧,以充當我軍的軍糧。”田單抱拳說道。

  “切記,不可無故屠戮秦地百姓。”趙括沉聲說道。

  “末將明白。”田單說道。

  “稟大王,秦國使者求見!”這時,一名親衛走了過來,抱拳稟報道。

  “秦國終於按捺不住了,寡人以為幾天前秦國就會派使者求和,沒想到一直等到今天才派。”趙括笑著說道,轉身朝大帳走去。

  他不知道的是,秦國確實在幾天前就確定了要求和,但對於付出什麼代價,一直沒有商議好,直到趙軍兵臨城下,秦國實在沒有選擇,只好派出使者。

  “外臣中期見過大王。”秦國使臣中期邁入大營,俯身一禮。

  “閣下莫非就是被秦王稱之為吾之鏡也的中期?”趙括問道。

  中期在秦國以直言進諫,剛正不阿著稱,就如同唐太宗身邊的魏徵,但是遠不及魏徵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