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 作品

第四百六十八章 鄉學


                 “寡人沒有怪罪先生,只是寡人覺得,與其在節流上下功夫,不如想辦法開源。比如提高糧食產量、織布效率、冶鐵速度等等。”趙括說道。羗

  “臣明白了。”詹何拱手說道,也不做辯解。

  這也符合這個時代名士的風範,我發現了問題會跟你說,但是你愛聽不聽,不聽我也不會繼續說。

  “對了,虞信和樂毅在哪裡?”趙括問道。

  “在法家學院。”詹何伸手說道,很自覺的在前面引路。

  “先生信仰之力研究的怎麼樣?寡人還等著靠它來提高我趙國的實力呢。”趙括一邊走一邊笑著說道。

  “不瞞大王,還差最後一步,臣等沒有任何頭緒。”詹何拱手說道。

  “不急,寡人有的是時間,卿慢慢研究。”趙括笑著說道。羗

  三人一路交談,兩刻多鐘後,終於抵達法家學院。

  虞信和樂毅正帶領邯鄲學院近百名弟子在編訂法律,除了法家弟子之外,其他諸子百家也都有人參與,力求公平公正,每一條法條都要再三審核。

  “大王。”見到趙括進來,所有人連忙起身行禮。

  “寡人只是過來看看,大家繼續。”趙括揮手說道。

  “大王,這是已經編訂好的,這些是還在討論的。”虞信捧著兩堆文案走了過來。

  “年前能修訂好嗎?”趙括問道。

  “能,不會耽誤明年試行的。”虞信說道。羗

  趙括點了點頭,認真閱讀這些法條,有異議的地方就會開口詢問虞信。

  雖然有些地方趙括覺得完全不對,不過想到現在是戰國,不對的是自己,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趙括在學院待了三天,沒有回邯鄲,而是和趙勝、劉平繼續朝西而去。

  先是到了武安,然後向北轉到信都,到鉅鹿,到沙丘,到武城,到高唐,最後才返回邯鄲。小說

  每到一個地方,趙括和趙勝都會和當地百姓進行交談,瞭解當地風俗,大家心中的想法,有沒有苛捐雜稅,政策是否實施下來……

  “這兩個月下來,王叔有什麼收穫?”回邯鄲的路上,趙括問道。

  “大王有什麼就直說吧,我都能接受。”趙勝苦笑道,他實在是猜不透趙括帶著自己走訪那麼多地方到底是為了什麼。羗

  要說為了體恤民情,也不需要帶著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