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 作品

第四百零二章 變化


                 秦國的盤查有些嚴格,不過對於蓋聶來說沒有什麼用,連咸陽他都能進去,更何況其他地方。

  越過河水,進入河東之後,道路就好走多了,平坦寬闊的水泥路從大梁一直通到安邑,然後折向北,通往晉陽。

  以前秦國的道路是天下最平坦寬闊的道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與秦國相比,如今三晉終於可以在這方面鄙視秦國了。

  不過安邑和晉陽之間的道路才剛剛開工,最快也要等到明年才能通車,沿途可以看到不少工人忙碌的身影。

  和趙國不同的是,魏國這些工人是沒有工錢的,而是服徭役,至於服到什麼時候,就只能聽朝廷安排了。

  不過時間也不會太長,一般一個地方的道路建好之後,就放這些徭役回家了,然後徵下一個地區的徭役,因此大家倒也沒有什麼不滿,畢竟祖祖輩輩,幾千年來都是這麼過來的。

  直到有一天……他們聽說趙國的工人是有工錢的,並且得到認證之後,沉默被打破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憑什麼趙國的工人能夠拿到錢,我們卻什麼都沒有?

  聲討無果之後,不少工人直接拖家帶口離開魏國,前往趙國,趙國表面上雖然沒有支持,但是暗地裡卻快速將這些人接收,然後安排人手和車輛送到河套。

  等到當地官員向大梁稟報,大梁和邯鄲交涉,再反饋回來,人早就被送到河套了。你說你人來我趙國了,關我屁事,我趙國又沒見到,啥?你說我趙國接收了?證據呢?只要你能拿出來證據,老子人頭賠給你。

  去河套找?別說魏國不可能因為這點小事和趙國撕破臉,就算真去,等到河套,趙國戶籍早就安排好了。

  況且國人奔逃本來就不是什麼光榮的事,如果趙國不要臉點,都可以以此為藉口攻打魏國了,魏國掩蓋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擴大。

  交涉幾次無果之後,只能選擇默認。

  好在奔逃的國人也不多,還在魏國的承受範圍之內,大部分有家有室的人只要能活下去,還是不願意離開故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