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 作品

第十一章 兵在多還是在精?


                 “大王。如今秦國強大,趙國弱小。秦國的地盤在我趙國兩倍以上,有關中、巴蜀兩大糧倉,更是從韓國和楚國奪得了南陽,從楚國奪得南郡,糧食幾乎吃不完。”

  “而我趙國北方三郡均是苦寒之地,每年都要面臨異族的劫掠,上黨被秦國佔領,太原又被太行山阻隔,只能憑藉邯鄲和中山兩地難以與秦國抗衡。”

  “連年戰爭之下,兩地各處,餓殍遍野,百姓只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社稷有累卵之危,生民有倒懸之急。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我趙國上下,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前方有將士們捨生忘死,奮力殺敵。後方有貴族與大臣,舍小家為大家,不辭回報,捐錢捐糧,幫助趙國抵禦外敵。這都是因為感激大王的品德和恩義,想要報答大王啊,懇請大王能夠打開內府,將錢糧送給前線的將士,以安軍心。”

  王宮,趙括站在大殿中央,義正辭嚴,大說特說。

  “國內的貴族都答應捐糧給前線?”趙王難以置信地說道。

  他身為趙王,可是知道國內那幫貴族是什麼性格,怎麼可能這麼好說話。

  “平原君趙勝、上卿藺相如都是千古賢臣,他們已經說服國內絕大多數的貴族和大臣為前線捐獻糧草。大王作為趙國君主,更應該帶頭將錢糧捐獻給前線,以為天下表率。如此,前線戰士才能更加捨生忘死,朝中大臣和貴族也會更加盡心吶。”

  “既然大家都捲了,那寡人不捐應該也夠了吧。”趙王丹遲疑地說道。

  他有些捨不得內府中的錢糧。

  “敢問大王,趙國是你的還是那幫貴族的?”趙括沉聲問道。

  “自然是我的。”

  “既然如此,那幫貴族都答應捐獻糧草了,你還有什麼捨不得的?大王,若是趙國亡了。那些百姓還是百姓,將軍還是將軍,貴族還是貴族,他們不過是換了一個君主。但是你就不同了。你還記得晉靜公嗎?”

  晉靜公是晉國最後一代君主,亡國之後被貶為庶人,最後被韓國派人截殺,死後連個墓都沒有。

  想到這裡,趙王丹渾身一哆嗦,連忙說道:“寡人捐,寡人捐。寡人只留一小部分,剩下的都送往前線。愛卿一定要答應寡人,一定要打敗秦軍。”

  “臣必會打敗秦軍。”趙括鄭重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