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屈神通忍不住嘆息了一聲。

  王魃心中則是更為複雜。

  修士修行,既為長生久視,也為了有護道之能。

  因此對於更高境界的渴望,幾乎是源自於本能一般。

  而他卻不是。

  別人渴求的長生,在他而言,早已實現。

  只不過缺少了護道之能,故而不得不修行。

  所以原本天地尚未降格之前,他對境界也有更高的渴望。

  但如今連化神修士都不復存在,他只要按部就班,修行至元嬰圓滿,放眼整個小倉界,能對他有威脅的,屈指可數,這般情況下,修行的意義,反倒是僅餘下了境界、修為提升所形成的純粹快樂。

  然而讓兩人都不由一怔的是。

  姜宜卻出乎意料地開口道:

  “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還有辦法?”

  屈神通精神頓時一振。

  王魃也有些好奇地朝姜宜望去。

  姜宜沉吟之後,一字一頓道:

  “不光是有辦法,還有兩種。”

  屈神通連忙躬身:“請前輩賜教。”

  姜宜忽地抬起一隻手,指著遠處天上,隱隱能夠看到一點黑色痕跡的裂縫:

  “你們可知這些從界外流進來的東西,喚做什麼?”

  “此物,為混元母氣。”

  “也有人稱之為‘混沌源質’。”

  “混元母氣遍佈於整個界海之中,不光是第三界海,哪怕是在第二和第一界海中,也都有這些混元母氣存在,它們便如這天地中的水、空氣,亦或是靈氣……在‘道’彙集之處,滋養孕育出了無數個如小倉界、雲天界這樣的界域。”

  混元母氣?

  此物竟如此重要?

  兩人忍不住屏住了呼吸,仔細地傾聽著對方描繪中的世界。

  “但正所謂凡以此興,必以此亡。”

  姜宜淡漠地講述著自己的辦法:

  “界域因這些混元母氣而興盛,隨著界域的壯大,在消耗了太多周圍的混元母氣,青黃不接之後,界域便會因此而漸漸歸於寂滅。”

  “便如小倉界,以前其實也曾興盛過,然而盛極而衰,天地所能容納的極限越來越低,合體、煉虛、化神,乃至元嬰……”

  “但,若是此界能有充足的混元母氣,卻又會重煥生機,說不準,天地位格便能重新拔高,那個時候,你們即便不需要藉助渡劫寶筏,也可正常飛昇上界。”

  王魃忍不住皺起了眉頭,輕聲道:

  “前輩,這混元母氣,不知該如何才能獲取到?此方天地位格重回,又需要多少這樣的混元母氣?”

  結果讓王魃和屈神通錯愕的是,姜宜平靜地搖搖頭:

  “不知道。”

  “不知道?”

  屈神通也不禁皺起了眉頭。

  若非是知道這位前輩必然已經經過了宗內長老的驗證,他此刻都有些懷疑對方的身份。

  “我不過是區區煉虛修士,能知道這些已經不易。”

  姜宜理所當然道。

  “這……那另一種辦法呢?”

  屈神通聞言一滯,隨後無奈問道。

  “另一種辦法,倒是更有希望些。”

  姜宜再次指向遠方天空上不時冒出的火焰、水花……

  “看到那些災劫了麼?”

  “你們不好奇,為何這混元母氣進入界內之後,便會立刻變成這些嗎?”

  王魃順著對方指的方向看去,也不由得微微皺眉。

  下意識便想起了昔日曾經遇到的元磁膜眼,以及傳說中那個帶來了大洪水的膜眼。

  他心中一直便有這樣的一個疑惑,為何同樣是膜眼,從中出來的東西卻完全不同?

  屈神通則是問出了王魃心中的困惑。

  “我方才說了,天地的誕生,乃是混元母氣與‘道’的結合,而‘道’便是一方世界的起始,就如同一棵樹的種子,雖然在一開始渺小無比,卻早已囊括了天地日月、陰陽五行、風雪雷電、神紋儀法……”

  王魃腦中轟然一震,不禁失聲道:

  “這、這不就是萬法脈嗎?”

  姜宜平淡地掃了他一眼:

  “萬法脈?雖確是玄妙,與‘道’卻無法相提並論。”

  王魃沒有出聲,心中猶自沉浸在腦海內一閃即逝的想法所帶來的震撼中。

  姜宜也並未注意到王魃的變化,只是繼續道:

  “天地能形成,便是‘道’支撐起了這個世界,所以天地損毀,便是‘道’出現了殘缺,這個時候,唯有蘊含‘道’的東西,能夠彌補道,這也就是為何邵宗主他們以身補天的根本原因。”

  “而既然道可以形成世界,那麼換個思路,小倉界不能容納化神修士,只需要另行構建一處可以容納化神的天地便可……化神修士藏於秘境卻不受天地責難,也是這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