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魏陽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士,你聽我解釋啊!

  觀音大士神色不變,依然是一副淡然模樣。

  黃淮此時已經平復了心緒,反正殺生菩薩已經降世了,甚至就是在現世那邊,他也藉助棲霞山石窟出世所引起的轟動將殺生菩薩的信仰傳播了出去,可以說在世人的認知當中,殺生菩薩就是有著三十四尊化身。

  這點就算是觀音大士通靈顯聖歸來也無從改變。

  既然殺生菩薩乃是觀音大士一道化身已經成了事實,那麼黃淮也就坦然了許多,況且以觀音大士的性子,料想也不至於因為此事而大發雷霆。

  黃淮繼續道:“大士是除了關聖帝君之外我帶來此世的第二尊華夏神聖,當時我便想著該如何才能夠助大士通靈顯聖歸來。”

  說著黃淮有些心虛,話語聲都低了幾分道:“嗯,一時心急之下,我便嘗試了此世一門秘法,五牲祭祀通靈之法,結果沒想到,卻是凝聚了一尊殺生菩薩出來……”

  雲霄娘娘此時則是立足於一旁,似笑非笑的看著觀音大士,對於這位位格奇高,地位尊崇的神聖,若是有機會看笑話,雲霄娘娘自然不會錯過。

  其實不單單是雲霄娘娘站在邊上看笑話,就是鍾馗天師、二郎顯聖真君幾人看似沒有將目光投來,但是一個個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黃淮以及觀音大士身上。

  他們很是好奇,觀音大士面對著突然多出來的這麼一尊明顯一身殺伐業力的化身究竟是怎麼個態度。

  “我也沒有想到祭祀之下竟然會誕生一尊血衣殺生菩薩出來,還請大士責罰!”

  黃淮衝著觀音大士躬身一禮,態度端正而又誠懇,一副任由觀音大士責罰的架勢。

  說實話,面對著觀音大士這位神聖,哪怕是知道觀音大士未必會將他如何,但是黃淮心中多少還是有些緊張的。

  只聽得觀音大士長宣一聲佛號:“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正所謂有因就有果,此方世界神魔邪祟為禍世間,殺生菩薩降世,也算是秉承劫數而生,緣起緣滅,因果糾纏,殺生菩薩合該為吾第三十四化身,為殺生觀音。”

  與此同時,大漢王朝

  如今的大漢王朝所在蜀漢昭烈帝以及一眾蜀漢文武的統治下已經完成了整合,整合了原先的大燕王朝、山神國,大漢王朝在鎮壓境內的神魔邪祟的同時,觸手同樣也伸向了蠻荒之地。

  大漢王朝有已然封神成功的關聖帝君坐鎮,隨著關聖帝君一尊尊化身恢復實力,可以說在一尊尊化身的支撐之下,即便是對上八境帝君中的佼佼者,關聖帝君也完全無懼一戰,甚至有幾分把握可以戰而勝之。

  殺生菩薩自然將目光投向了大漢王朝疆域之外。

  不得不說蠻荒之地當真是神魔邪祟的樂土,隨便一處窮山惡水之間就有可能盤踞著大量的神魔邪祟之物。

  殺生菩薩就如同魚兒進入了大海一般,以大漢王朝為中心,四處出擊,渡化了不知多少的神魔邪祟,可以說如今大漢王朝能夠避免許多蠻荒之地的神魔邪祟的衝擊,殺生菩薩絕對是居功至偉。

  一座橫亙在兩座險峻峽谷之間的城池之中,數以十萬計的百姓受著數千邪魔的奴役,苦苦掙扎求生,許多百姓一生之中除了被逼著拼了命的生養子嗣之外,就是不停的供奉那些神魔邪祟之中的強大存在,一旦上了年紀便會淪為一些邪神的血食,可以說一生都看不到絲毫希望。

  殺生菩薩腳踏蓮臺,身上的袈裟呈現出血色,雖面帶慈悲之意,可是身上那一股肅殺之意卻是顯露無餘。

  城中最強的是一尊先天而生,堪稱不死不滅一般的六境巔峰神魔,如果說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享受百姓香火祭祀,再加上以百姓為血食,更能夠汲取一城百姓的念頭,早晚能夠成為一尊七境帝君。

  只是如今這座城卻是進入了殺生菩薩的視線,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便見殺生菩薩一雙法眼照見下方滿城百姓,面目之上的慈悲之意更盛幾分。

  與此同時殺生菩薩盤坐蓮臺之上,周身神光陡然大盛,雙手合十,長宣一聲佛號,口頌法咒: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蘊含著無盡威能的法咒彷彿雷霆天音一般在城池上空炸響,傳入城中每一個生靈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