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郭責 作品

第113章 辯論之王

  曹髦搖著頭,“你說的不對。”

  “追求大道,是要通過提升自己的才能,通過學習來提升的,當初孔子追求大道,也是遊歷各國,四處求學,老子追求大道,也是日夜不輟的讀書學習,他們鑽進深山老林之中,躲避戰亂,說自己在追求大道,他們所追求是什麼大道呢?是爬樹摘果,是狩獵打魚的大道嗎?所謂大道,定然是有功與社稷,有利於天下,然後能稱為道。”

  “縱然是老子的無為之道,也不是讓人進山裡效仿猿猴,講的是不勞煩百姓,以可為不為的方式來治理天下。”

  “而那三個人的志向,被說成了世俗之人的志向,卻不知,他們才是真正的尋道之人,蕭何的志向不是尋道,可他的行為卻讓後來者知道如何運用無為的思想來治理國家,這不合乎道嗎?韓信的志向不是尋道,可是他所打出的戰役讓後來者紛紛學習效仿,用以制服敵人,這不合乎道嗎?張良同樣如此。”

  “他們沒有追求大道的志向,但是他們的志向所引出的結果就是讓他們的行為合乎道,傳道,以及授道。”

  “怎麼能說四個效仿猿猴的人的志向超過了這三個人呢?”

  請訪問最新地址

  王戎一愣,猛地看向了一旁的向秀。

  向秀同為大賢,卻不是很會說話,他支支吾吾的說道:“陛下,您方才所問的不是他們的行為,而是他們的志向,但以他們的志向來說,難道尋道的志向不是更高嗎?”

  “你說的不對。”

  “志向不是開口去說,而是要去做的,空口所說的志向,也能被稱為志向嗎?這四個人的志向,你們總結下來,告訴朕是追求大道,可看他們的行為,卻沒有看到任何追求大道的方式,就連你們說的他們為太子出面,這件事難道不也是因為留侯的緣故嗎?!空有談論,卻沒有實踐,這也能稱為志向嗎?如此看來,還是那三個人的志向更為遠大!”

  這一刻,向秀啞口無言。

  他看向了身旁。

  壓力來到了山濤的身上,山濤沉默了會,方才說道:“陛下說的對。”

  曹髦大笑了起來,當即再次詢問道:“那這四個人的功勞跟那三個人比起來,誰的更大呢?”

  這一刻,眾人都不敢冒然開口了。

  阮籍再次說道:“陛下,倘若以當時來看,那自然是蕭何等人的功勞更大,但是若是放在現在來看,四皓那高雅的操守和行為使得諸多士人受益,讓他們參悟大道,玄之又玄,這功勞也不能說是少的。”

  “你說的不對。”

  曹髦開口說道:“在我看來,他們是完全沒有對比性的,蕭何,張良,韓信三個人的功勞,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或者是在以後,四皓都無法仰望,更別說是比較了。”

  “他們不是在追求高雅的生活境界,若是要追求高雅的生活境界,應當是如張良那般,在完成自己的志向,匡扶了天下,做好了所有的事情後,再前往山林之中,如他們那般在戰亂時躲藏起來,對社稷和百姓沒有任何的貢獻,只是說自己行為高雅的人,如何能跟他們比較功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