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天聖賢臣

  李倓坐下來,將這份招供書放在桌案上。

  他瞥了一眼楊國忠,心裡想著,以楊國忠的狗德行,他會嫉惡如仇地想要為民請命?

  狗屁!

  你楊國忠想要幹什麼,朕不知道?

  你無非就是宰相沒得當了,現在新皇登基,上下權力結構面臨重新洗牌,你想以此手段排除異己,安插自己的人!

  “眼下邊關不穩,暫時不宜多生事端,將李揖的案子提報大理寺初審,再走刑部。”

  “聖人,臣覺得還可以繼續挖……”

  “先交給大理寺!”

  “是!”

  “這件事你做得很好,你先退下,朕乏了。”

  “臣告退。”

  楊國忠離去之後,李倓卻沒有了睡意。

  李隆基還真是給自己留了一個千瘡百孔的大唐啊!

  外部形勢嚴峻,內部形勢更加嚴峻!

  正如李泌所言,均田制瓦解,也是安史之亂的原因之一,而且是根本原因之一。

  在古代,田是第一生產資料,它的配置出了問題,那就是國家根基出了問題。

  一個李揖,有二十萬畝地,那三省六部其他官員呢?

  有多少!

  可別忘了,這大唐的官員,一大部分,都是世家大族引薦,背後有更大的世家資源。

  雖說這些世家早已不比魏晉南北朝時期,可在地方上的聲望依舊興隆,錢財極多,他們想要並田就太容易了。

  如果說並田是獨立的問題倒還好說,可田地兼併牽涉到了人口資源的配比。

  人口在古代是最重要的國家資源。

  現在大唐的均田制崩潰,幾乎都是募兵制,想要恢復也基本不可能了。

  為什麼不可能?

  抄家分地不就可以了嗎?

  要是這麼簡單,李倓也不用如此發愁了。

  進入大唐中期,戰爭的頻率越來越高,如果還是府兵,府兵在外作戰的時間將越來越長。

  這勢必會影響農事耕種,進而影響糧食總產量。

  眼下經過去年的大戰,各地良田本就荒廢,多地出現糧食緊缺,現在還用政治手段強力恢復府兵,將會出現兵源和田裡的勞力無法協調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