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倓 作品

第120章 都盼望李倓作到死)

  於是他就換了一種很委婉的說法。

  這種說法,反而更讓李倓認為他不僅只通曉金融和經濟,在為政方面,也一定是一個人才。

  李倓不再追問,只是點了點頭。

  顏真卿卻問道:“此番鑄錢,自然會更多錢幣出來,如何保證錢幣到缺錢的地方,這才是重中之重,士安有什麼好辦法?”

  劉晏直言不諱地說道:“我沒有好辦法,好辦法不是想出來的,是執行出來的。”

  他的意思是,我不掌權,我即便說了,也無濟於事。

  要完成一件事,不是有好辦法就可以的,還需要權力配置、資源配置和人才配置。

  李倓站起來說道:“劉士安之意,本王全部明白了,但潛龍依然是龍,龍總有翱翔天際的那一天,你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好官,也知道有些事不是自己能改變的,但難道就不心存理想了嗎?”

  “大王既然如此直言,下官也不相瞞,下官之志也在長安,在社稷安康,只是世事多艱,朝堂上下汙穢橫行,一時間,非你我能成,潛龍勿用。”

  “若是本王這一次鑄造貨幣,非要用一用呢?”

  “見龍在田。”劉晏又說道,“鑄幣一事,非大王想象那般簡單,需要等待時機。”

  “若本王能成,閣下能否與本王成為朋友?”

  劉晏說道:“大王若能成,下官心甘情願為大王做任何利國利民之事。”

  “好,我們今日一言為定!”

  劉晏先行告辭。

  顏真卿說道:“劉士安是真人傑也。”

  “清臣能說這話,說明你也是真人傑。”

  “我的才能,比不上他。”

  “人的才能是不一樣的,沒必要相互比較。”

  “大王說的有理。”

  有才能的人最忌諱的就是嫉妒他人,嫉妒會使人面目全非。

  就說那李林甫,雖說不學無術,可吏治才能無人能出其右,但就因為嫉妒和害怕,堵塞言路,切斷晉升,將大唐朝堂上下弄成一潭死水。

  下午的時候,安祿山狼狽出了洛陽城。

  他不敢再在洛陽多待片刻,因為今日之事實在過於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