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視黃金瞳 作品

第113章 緬北之行

  “同意的話我就先付你二十萬現金,等我過來還你邊民證的時候再付你十萬。”

  混混感覺這樣的事情了有點不現實,又弱弱的問:“你說的是真的”?“這個還能騙你。”

  隨即張藝興又拿出來自己的護照、邊防證遞給面前這個混混。混混看看護照又看看張藝興本人,發現這個是真的。

  混混說:“既然你有這兩樣東西,怎麼不去口岸,那樣不是可以光明正大的過去對面嗎?”

  “我就是不想留下過去對面的記錄,所以就想到現在的辦法。”

  “那你和我也長的不像呀,你怎麼能用我的邊民證過去?”“這個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了,借了就證明你我生意做成了,過去過不去都付你三十萬。”

  這個混混現在最缺的就是錢,這幾天賭輸了,都快愁瘋了。“這就是天無絕人之路,老天餓不死瞎鷹。”

  於是他就一狠心答應下來了,他還是有膽有識的,觀察了半天發現張藝興不會忽悠他的。

  於是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他們兩個先互相加了微信,又留下了電話。張藝興隨手就遞給混混一個黑色袋子。混混伸頭往袋子裡一看,口水沒有差點流出來。連忙把自己的邊民證遞給了張藝興。

  於是混混就說:“往那裡走不遠再一拐就有一家賣服裝的店,你自己去就可以了,記得回來的時候給我電話,我好過來拿邊民證。”

  其實現在混混的心都樂開了花,他要趕緊去翻本,那裡還有心情去帶張藝興買什麼服裝呀!

  張藝興按照那個混混所指點的地方走去,一點不假,真的有一個還算不錯的服裝店鋪。反正現在張藝興也不懂他們這裡的規矩,在店老闆的幫助下,他買下了五身衣服,和一個這個地方人常背的款式包。

  離開這家服裝店,張藝興找到一個廁所,然後就進入了玉佩空間。換上了合體的民俗服裝。背上剛剛買下的包,對著混混邊民證上的照片,改變原來的面貌,變成和混混八分相似度的容貌。

  離開玉佩空間,出了廁所。大搖大擺的朝著銀井村走去,看守關口的人看看邊民證,又看看張藝興,沒有一點難度的就過去了對面的芒秀村。

  到了緬北的國土,由於張藝興不懂這個地方人的語言,所以和當地人溝通也只能用華夏語言了,不過還好他們能聽懂又能說。

  張藝興打車去了木姐市,這裡是人們經常說的金色的佛國,到處都能讓人感覺還是很傳統的生活。現在的張藝興已經變回了本來面目,衣服也換了,感覺穿民族風服飾有點不習慣。

  到一個並沒有感覺到多麼繁華的城市,首先沒有堵車現象。看到這裡的種種,就有“管中窺豹,略見一斑。”看到了傳統與現代、多元又多彩的緬國風情。

  張藝興本來就是沒有目的性的一次旅遊。其實他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找到那個小島國人留下圖片上的地方。

  也就是想想,一切隨緣。之所以要到木姐市,他感覺這個地方是由撣邦管轄的。當年二戰時期,小鬼子是被追趕著跑到了金三角的。提起金三角恐怕很多人都知道一些。它是位於泰國、緬甸和老撾這三個國家的邊境地區,一個三角形地帶。

  又因為當年1.5萬名的國民黨遠征軍官、士兵到了這個地方就剩下了不到2000人了最後,也許不是戰死沙場,都是被森林裡的蛇蟲鼠疫給奪去了生命。留下來的也許是走不出去了,也許是別的原因,就沒有再走,也許從那個時候起,太多的人為了生活,種下了罌粟等賭品,當然開始還是英國人佔領緬甸的時候就開始種植罌粟了。從而讓這個地方到現在已經是聞名於世,提起賭品人們往往第一個就會想到“金三角”。張藝興知道金三角的範圍廣大,他總要先找一個切入點,再徐徐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