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作品

第456章 陣前勸降,形勢大逆轉

聽到太上皇的聲音,偃王軍將士們頓時慌了,不知如何回答。將軍們怕生出亂子,又嚴令所有人不得出聲。

太上皇見無人應答,再次開口。

“難道不出聲就能裝作不存在嗎,不要掩耳盜鈴了,你們今日追隨趙岐與朕

為敵,即便千秋萬世以後,天下人也會唾罵你們是亂臣賊子。”

“現在我大晉風雨飄搖,正是最危險的時候,國家養你們多年,爾等不思報效君恩也就罷了,竟敢與楚賊結盟,對自己的君主拔刀相向,你們心中還有一點禮義廉恥嗎?”

“朕不怕死,只怕死的沒有價值,被一群螻蟻般的亂臣賊子所殺。朕這樣的皇帝,就算死,也應該死在與楚賊交戰的戰場上,爾等武夫難道不是更應該如此嗎?”

太上皇的話清楚地傳到大部分偃王軍士卒的耳朵裡,一言一語都宛如尖刀在剖心割腹,令人心中滴血,眼眶垂淚。

忽然,站在最前排的偃王軍士卒不約而同地將手中武器放下,嘩啦啦跪倒一大片。

“陛下,我等非亂臣賊子,實為偃王裹挾爾。”

“我等情願為陛下前驅,與楚賊交戰。惟願不負陛下,陛下也能不負末將,免去我等家人罪過。”

依照晉律,對皇帝動刀動槍乃是十惡不赦罪中的謀大逆,不僅本人應當處以車裂或凌遲的極刑,三族也當連坐受罰。

這些偃王軍士卒本就不願對太上皇動武,也擔心最終不能戰勝趙鼎,反而落得全家受死的下場


因此,他們寧願當場背叛趙岐,再次效忠自己的君主。

行此舉,對他們而言沒有任何心理負擔,更不擔心事後會遭到某些報復。

這是因為在晉國這樣的封建社會中,名義上的君主只有皇帝、太上皇帝、皇太后、儲君幾人,向他們效忠合乎絕大部分人的價值觀。

而趙岐雖地位崇高,已經達到人臣的極限,可終究不是君主,他們這些軍兵不過是暫時歸他指揮罷了。

看到這一幕,偃王趙岐大驚失色,他怎麼也想不到,被迫幽居深宮數月的父皇竟然還有這樣強大的號召力,三言兩語就能讓自己的士兵放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