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作品

第362章 晉帝的獎賞,太子起殺心

今年秋和胡人在長城一線決戰,早就將朝廷積攢多年的物資消耗一空。

大皇子領平叛軍出征,更是令本就不富裕的朝廷財政雪上加霜。

如果要封賞功臣,一時半會朝廷還真拿不出銀子,就連糧食、布匹這種可以用來賞賜的物資也不夠多。

如果國家的統治者是一個絕對理性的人,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採納太子的建議。

可惜的是,晉帝本就是一個感性的人,年紀一上來,又多了三分老糊塗。

而且拖著不封賞,勢必引起軍隊的牴觸,甚至導致戰鬥力下降。

所以晉帝不僅要封賞,還要把官帽子如同粗布麻衣一樣批發出去,畢竟手裡沒錢,只有官帽子可用。

“太子言之有理,但今時不同往日。”

“趙岐、趙鼎俱是朕的兒子,如果立下大功卻不封賞,世人還以為我們父子關係不和睦呢。”

說完這話,晉帝沒有徵求任何人的意見,獨自做出了決定。

“鄭王趙鼎守土有功,加之大敗楚賊,理當厚賞。”

“今,特晉趙鼎為親王爵位,食邑二千戶。兼荊州都督諸軍事,加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

聽到這話,金殿上的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親王爵位,都督一州軍事,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趙鼎幾乎達到了人臣的極點。

不久前他才被陛下貶到南郡做郡守,沒想到這麼快就重獲晉帝的重視。

皇帝的心情真像老天爺的臉,說變就變。

但除了太子,也無人嫉妒趙鼎。

不靠朝廷撥款一錢一文就練出數萬大軍,又能一戰大敗襄樊都督史朝威,能做到這一點,給個都督、柱國也不算誇張。

至於位居百官之首的陳丞相,也沒有流露出一絲反對的情緒。

在他看來,趙鼎早就該坐上這個位子了。

以他的能力,越早掌握大權,對晉國就越有利。

“特晉趙岐為親王爵,食邑二千戶。兼滄州都督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使持節。”

“考慮到花蓮教叛賊眾多,準其自行徵募兵員補充,設卡徵收商稅。”

朝會結束後,太子東宮裡又多出許多具滿身鞭痕的死屍。

這些屍體生前或是東宮婢女、太監、歌妓,或是廚子、侍衛。

可不管他們平日裡是否兢兢業業,老實本分,最終都成了太子洩憤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