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作品

第123章 鋼鐵行業,鎮南關的難題

 即便趙鼎一直缺少鋼鐵,他也不打算現在就想辦法弄出炒鋼、高爐鍊鐵技術。

 “那就慢慢做,利用現有的一切資源,儘快改造馬車。”

 “這些加裝了減震器,包裹了鐵皮的馬車,說不定日後會有大用。”

 趙鼎只好放棄迅速改造的想法,令工匠們慢慢改造。

 這一改造,就是大半個月,直到趙鼎一行人來到鎮南關。

 隊伍中的馬車已經改造了近千兩,這些可靠性高,舒適度高的馬車已經成為隊伍中的香餑餑了。

 以往馬車顛簸難忍,兵士們寧肯將鎧甲刀槍丟在馬車上,自己步行。

 如今卻紛紛擠上馬車,將鎧甲丟給輔兵、民夫們攜帶。

 對此,趙鼎並未阻攔。

 馬車上裝減震器,本就是為人著想。

 對於軍隊而言,士兵的舒適度很重要,若是行軍路上太過勞累,等到了戰場,站都站不穩,如何能打仗?

 當兵吃糧,的確應該吃苦,但這份苦不在行軍的路上,而在戰場之上。

 趙鼎需要的是一群能在戰場上苦戰不退的士卒,而非一群長途跋涉的驢友。

 鎮南關不愧是楚國第一雄關,城牆高大無比,足有三丈高。

 城牆下還有深達兩丈多的護城河,若有需要,還可臨時在城牆前挖掘壕溝,以此來阻擋敵人的進攻。

 說實話,第一次見到這座關隘時,趙鼎甚至不相信這是人力所能建造的。

 晉楚兩國的度量,一寸為三點三釐米,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