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 作品

第496章 敵勢迅猛

未時初刻,吳春章率領一支青牙軍的精銳部隊,浩浩蕩蕩地從北關南門進入洛陽城。

 

這支鐵甲大軍的到來,彷彿給城內的百姓帶來了堅實的依靠,使得軍心民氣穩定不少。

 

不久之後,佔據洛陽東關、南關、西關的流賊,再度發動了對洛陽城的猛烈攻擊。

 

站在城頭望去,黑壓壓的流賊如同潮水一般,似乎無邊無際,一直延伸到天際線。

 

“敵人的炮火異常猛烈,你立刻前往北關請求支援,讓溫將軍將那三十門炮調過來。”

 

在洛陽西門上,兵備使王長義急切地命令一名親衛。

 

確實,此刻的洛陽城幾乎被敵方的炮火所籠罩,西面的防線同樣岌岌可危。

 

從城樓向下望去,攻城的流賊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遍佈視線當中,到處都是奔跑呼喊的流賊。

 

城上城下,硝煙滾滾,炮彈、箭矢交織飛舞。

 

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雙方的火箭相互射擊,火炮也在激烈對轟。

 

流賊的攻城火炮數量之多,超出了洛陽軍民的預料。

 

王長義萬萬沒想到,敵人竟然攜帶了數百門火炮。

 

儘管其中能夠發射重炮彈、射程遠的火炮不多,總共也就有十幾門。

 

但攻打西門這邊的,就有五門了。

 

這還是因為幾天前,被溫越繳獲了幾十門火炮的緣故。

 

而能夠發射一斤至三斤炮彈,射程有二百步的中小型火炮,數量更是有三百門多門。

 

其中對著洛陽西段城牆的,就有上百門。

 

在整個洛陽主城中,各類火炮的總數不過百餘門,而在城西安置的火炮不到三十門。

 

這樣一來,官兵與流賊之間的火力對比,就顯得官兵處於劣勢。

 

而且,流賊似乎變得更加狡猾,他們在佈置火炮之前,不惜犧牲大量的飢兵,在其火炮射程範圍內堆砌了許多土臺。

 

土臺前還有土堆作為防護牆,中間留出空隙放置火炮,就像城牆上的矮垛一樣。

 

這樣的設計使得流賊的火炮得到了掩護,土臺高出地面數尺,他們的火炮可以調整較高的角度。

 

完全不必憂慮炮彈會擊中前方的自己人。

 

而佛狼機的火炮以其驚人的發射速度而聞名,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連續發射大量炮彈。

 

面對這樣的攻勢,洛陽城的堅固城牆似乎也顯得岌岌可危。

 

儘管城牆高大,四周覆蓋著厚重的青磚,但在一波又一波的猛烈轟擊下。

 

磚石碎片四處飛濺,令人感覺似乎下一秒城牆就會被轟塌。

 

在這樣的炮火之下,城牆的垛口幾乎成了不可逾越的死亡地帶。

 

許多守城的官兵就被炮彈擊中城牆後飛濺的碎石所傷。

 

儘管城上的炮兵也在竭盡全力進行回擊,但反擊效果甚微。

 

畢竟,流賊炮手的發射相對簡單。

 

他們只需要瞄準寬闊的城牆進行轟擊,這樣的目標既大又容易命中。

 

而對於城牆上的官兵炮手來說,他們不僅要精確地射擊遠在兩百步之外的土臺,還要設法擊中隱藏在土臺內部的流賊火炮。

 

這對他們的射擊技術和心理素質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在西門的防守線上,王長義和他的同僚們已經放棄於闕樓的指揮。

 

因為那裡成為了流賊炮火的主要打擊目標。

 

透過垛牆的瞭望孔,王長義焦急地看著一波又一波的流賊大軍逼近。

 

他的心情焦急無比,而身邊的各官員同樣束手無策。

 

洛陽城的西側護城河寬達五丈,深亦有三丈。

 

然而,在無數闖軍士兵不懈的努力下,這條原本寬闊深邃的護城河正逐漸被填平。

 

流賊不顧一切地驅使著飢兵,有的揹負泥土,有的扛著門板,有的拖著長木,他們在護城河上架設起一座座臨時的橋樑,或者直接用泥袋土袋填埋。

 

這些飢兵幾乎沒有任何防護,許多人赤著一條身子,揹負著沉重的土袋。

 

在城上火炮和火箭的轟鳴聲中,尖叫著向前衝鋒。

 

他們用自己的生命,一段接一段地填滿了護城河。

 

城下的數十步內,屍體和傷員堆積如山,鮮血凝結成暗紅色。

 

然而,一波又一波的飢兵,仍舊不顧一切地向前衝鋒。

 

見此,王長義又是著急,又是無奈。

 

隨著時間的流逝.

 

王長義注意到西關南門的城樓上,一面高聳的大旗迎風招展.

 

這是流賊的中軍大帳,已經設立在西關內了。

 

難怪!

 

正是流賊的主力在這邊,故此西門遭受的攻擊最為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