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御貞趙玉真 作品

第353章 武稻,經緯


                 江水推山前進,如此大逆不道的話,卻令兩個蕭氏皇族冷靜思考了起來。

  “依司正之見。”蘭月侯先是反應過來,“當如何治江?”

  蘭月侯注視著他,若是這個趙玉真道士依舊是以“治大國如烹小鮮”來搪塞過去,那先前所說,也不過是為博聲名罷了。

  卻見趙玉真將離火陣心訣內力匯聚在指尖,在先前擺放皇陵堪輿圖的几案上留下蒼勁的字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蘭月侯跟著念道,心思電轉,問趙御貞,“趙司正可是說,頒佈政令,只需要百姓跟著做便好。不必強迫他們知道政令的內涵,因為普通百姓的認知有限,要解釋必然會花上數倍的時間。這樣便能將解釋的時間省出來,提高整個國家的效率?”

  可趙御貞卻是搖了搖頭,說道:“孔家聖人《論語·泰伯》中所記載,不曾有句讀,故而如同王爺那般解釋也可。倘若加強句讀,是這樣,王爺又如何看待。。”

  趙玉真又信手寫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家聖人與弟子們的言行,被弟子收錄記載成《論語》,形成了天下人的道德水準和行為規範,這便是儒家聖人為天地立下規矩。

  而《論語》成書之初,還沒有發明出來標點符號,也就是所謂的句讀,故而一句話到底如何解讀,那隻能是由皓首窮經的大儒釋經。

  故而錢唐大儒韓瑜之有云:“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几案上,老趙加上了標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後蘭月侯便看到了另一種意思。

  “百姓可以做的,便任由他們去放開手腳幹。”蘭月侯看著几案上的字跡道,“百姓不能做的,便要告知他們不能做的原因?”

  “就一如,趙卿肅清天下淫祀野神一般?”明德帝目光灼灼,“既然要做,便不告知他們為何要去做。”

  “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陛下。”老趙輕聲說道,“就猶如汪洋大海,不加以引導,用錯了方向便是滔天的洪水。”

  “故而,必須告知他們,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蘭月侯明悟道。

  老趙點了點頭,繼續在案几上寫下第三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是?”蘭月侯再度困惑,這句話的句讀標點還可以繼續換地方。

  “這便是貧道要告訴陛下,北離有救的方法。”老趙說道,“人民能使用的器具,便不要設法去限制他們使用。不要因為刀具能殺人,就全國禁刀。技術是沒有好壞之分,人才有善惡之別。”

  “人民若還不懂使用的工具,就要教會他們使用,讓他們也能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老趙說道,“這一點,只能從教育中引入,在生活中體現。”

  (此處的“知”是通假字,通“智”,使動用法,使其充滿智慧。古人的文字記載裡出現錯別字,但是因為書籍都是老祖宗們留下來了寶貴的財富,又不能不大尊敬說他們寫錯了,只能說為通假字。敲黑板,要記住。)

  “故而,需要先努力發展,從而帶動教育上改革,以改變民眾的觀念。”老趙劍仙說道,“這才是救治北離的唯一途徑。”

  “趙卿,請明示一些,救之途徑在何處。”暗淡的月亮已經掛上中天,明德帝繼續詢問之。

  “發展!必須要搞好生產!”老趙說道,“而生產出來的成果,在分配上有一個大忌,不患寡而患不均。必須保證勞有所得,這樣才能保證人民有慾望繼續勞動。”

  蕭氏皇族的兩人聽著老趙的話都有所思考。

  “當今北離天下,最大的矛盾便是發展不充分,分配不平衡。”老趙說道,“簡而言之就是,窮的地方很窮,富的地方就很富。比如不設宵禁的天啟,貧道在蜀中過年都沒見過那麼熱鬧。”

  老趙當著皇帝的面將話說破,天啟肥了,其他地方卻仍舊貧瘠。

  “可見,生產力還是不夠,導致北離整體還是太窮。”老趙嘆氣搖搖頭。

  作為少歌世界的兩個大國之一,仍舊被老趙所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