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御貞趙玉真 作品

第183章 大惡若善


                 戚承輝被餘理兩拳打得有些發矇,又好像被打得有些清醒,愣著聲音喃喃道:“他們都是我帶出來的,我欠了弟兄們太多。”

  餘理艱難站起身,從懷裡摸了摸,掏出一塊被泡的有些發軟的高粱餅,掰了一塊分給了戚承輝,戚承輝正處於發愣無論餘理塞什麼給他,他都好像失去了魂魄一般藉著。

  “人生在世,有誰可任平生,又能不虧不欠。”餘理將半截高粱餅塞入嘴裡,鐵面還嚼著東西,顯得聲音十分古怪,“就連我師父也不可免而欠了山上的恩情。戚總兵也同樣欠我一條命。”

  “戚總兵,慈不掌兵。希望你能整理好你的心態。”餘理囫圇吞嚥完嘴裡的食物說道。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戚承輝嘆了一口氣,“可惜了這幫好兒郎。”

  二人都有些渾渾噩噩的,說者不知所云,聽者左耳進右耳出。

  “不知壯士姓名。。。”戚承輝將那泡發了的塞進嘴裡嚼了嚼,問道。

  “在下青。。”餘理恢復了些許體力,神智也從和執傘鬼對戰中的緊繃解脫出來,差點像之前掏出乾糧那會,脫口而出青城山。

  想了想,還是說道:“戚總兵知道欠天下某個人一條命便好,我知戚總兵為江浙一帶抵禦了倭寇,此次毀堤淹田第一時間就趕到壩上了。所以在下以一個天下人的身份,請求戚總兵,保存有用之身,為這黎民百姓造福。”

  戚承輝聽完,咀嚼的動作減緩,喃喃說道:“感謝壯士的認可。”

  “走吧,水就要漫上來了。在下送戚總兵回營。”二人恢復了一些體力,在洪水已經氾濫到北岸兩人腳下之時,離開了北岸。

  此次信安江決堤,後來查詢得到的實情如下:

  信安江決堤,水漫了四日。

  一夜之間整個純庵縣與半個謙德縣全浸泡在了洪水之中,幸的江浙總兵府反應及時,將士提前預警後參與救災,但還是死亡了百姓三千餘人,無家可歸三十萬!

  良田化為池塘,茅廬土房被沖垮,原本江南富饒之地魚米之鄉,竟然變為了如此慘蕩的地獄景象。

  被江水衝散了的丈夫妻兒,不知多少沉入江底化為了枯骨,肥了明年的魚蝦。

  北離朝堂之上,此事被按捂了將近十日,才有太師一派的言官御史大夫,輕飄飄地上書彈劾戚承輝擅離職守。

  此事捅破之後,日常攜帶九王子蕭景瑕四處拜學的白王突然不再出門,對外宣稱與蕭景瑕尋經治典。

  那府中日夜喑啞唱戲的赤王府,也罷了戲臺,不再聽曲看戲,而是專注於修《明德大典》。

  太師董祝一言不發,三江總督符守祺力保戚承輝,直言江浙一帶有玄瀛倭寇屢屢犯於海上,皆為戚承輝所阻擊,故戚承輝不可革職。

  更有言官,聞風而吠,直言不諱那倭寇指不定是戚承輝養寇自重罷了。

  年逾五十的三江總督聽聞如此,也直言不諱對此言官下朝之後約架,一時間朝堂沸反盈天。

  最後明德帝拍案,下旨追責至建築堤壩的水利使,摘了幾個人的腦袋,此事便住。

  退朝之後,符守祺於太和殿門外,等著因年老慢而行路彳亍的董太師。

  江浙雨連天,而天啟城卻是晴空萬里。

  太和殿外的外朝中路,兩位國之重臣,在此御道上並肩而行。

  七十多歲的董祝,腿腳不便,行走緩慢了些。五十來歲的符守祺便亦步亦趨地跟在董祝身旁。

  一直走到了文華橋與武英橋前,董祝停下步伐,道:“守祺,一路了也沒怎麼說話,可是在心中怨恨我?”

  “學生不敢。”符守祺輕聲說,之後便把臉轉向董太師,道,“不過,老師。戚承輝之於學生,猶如學生之於老師。老師一個招呼都不打,便如此。著實不應該。”

  “最後不也是沒事嗎。”太師笑了笑道,“你的能力與手腕,我還是看在眼裡的。”

  “也應該是沒事,否則。。。”符部堂盯了一眼董太師。

  “否則,守祺你該如何?”董祝問道。

  “沒什麼,還請老師保重身體。”符守祺說道,“學生在外地為官,不能時常侍奉左右。”

  “還沒老到需要人左右伺候的時候。”董祝擺擺手,寬大的官服袖袍被震出獵獵風聲,彷彿在說明自己身子骨真的硬朗。

  “那,學生先行一步。”符守祺對著董祝作揖,行了一個拜師禮,之後符部堂便踏上了那武官行走的武英橋。

  看著學生遠去,堂堂正正的背影,有些佝僂了的董太師,扶著橋的欄杆緩緩踏上文華橋。

  師生二人,在此分道揚鑣於午門之外。

  純庵縣,洪水退去後。

  數萬民眾流離失所,哀嚎遍野。

  放眼望去,原本的良田美宅,一排排茂林修竹,全都消散在了洪水中,只留下一地被洪水推來的垃圾與淤泥,被水泡得漲得發白的牲畜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