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熾陽

如此精密的分子級電磁力控制,代表的是基礎科學研究工具的重大突破,哪裡有那麼容易做到。

鋁合金的戰機在它面前像塑料膜一樣柔弱,輕易就被加熱蜷曲成一團爛金屬,剩餘燃料將被立即點燃爆炸,飛行員甚至都來不及跳傘。

80千瓦光源其實就是千鈞棒一號所使用的140千瓦光源,再進行閹割減弱的版本。

甚至它都不怕戰鬥機和導彈,反正都是一掃過去就炸。

說得再簡單一些,讓激光聚焦就需要“鏡子”能夠精準地調控方向,可等離子體本身就暴躁無比,又如何去控制濤濤烈火均勻地分佈成一個光滑表面呢?

正因為如此,所以當林炬突然宣佈激光冶煉衛星地面驗證機制造完畢,並攻克了最困難的等離子反射鏡時,迅速引起了從國防到科學院最高重視,一刻不停地就組織人馬飛了過來。

畢竟按照林炬的說法,新遠現在製造的只是“簡陋的實驗室樣機”,“僅僅”能夠放大120倍功率,且光源持續輸出功率不能超過80千瓦。

所以越是高功率的激光作用距離越近,否則威力就將衰減到一個可怕的地步,現有激光武器通常作用範圍也就值幾百米到幾公里,功率也常在幾十到幾百千瓦徘徊。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作用距離幾十公里以上的激光器只能放棄聚焦,依靠大力出奇跡的散射傳遞威力,除了像千鈞棒系列這樣堆重量,幾乎沒有意義。

但換來的是絕無僅有的25分鐘超長連續照射時間,這個數據才是真正讓人驚掉下巴。

但實際上這個水平也只是基地想要展示出來的而已,要不然那種真正的大傢伙,能夠以兆瓦以上功率持續聚焦24小時,還不得直接掀翻整個激光界。



不過現場的知情人都完全沒有輕視的意思,80千瓦激光經過120倍放大,那可就是整整9.6兆瓦輸出!

可以持續輸出25分鐘,功率高達9600千瓦的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