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不可直說

接著兩方代表分別簽署了保密協議,然後就拿到了聯合礦業的初步爆破設想方案以及有關地質數據。

史蒂文森旁邊的皇家科學院航天專家對珍貴的月表深層數據非常感興趣如獲至寶,而他自己則開始瀏覽起聯合礦業的爆破方案,幾分鐘後放下輕輕搖了搖頭。

“如何?”

康納偏過頭問道,上面的資料他一點都看不懂。

史蒂文森:“有一些問題,雖然我也並不瞭解氫彈在月球上爆炸的真實狀況,但他們引用的爆炸模型有問題,肯定沒有接觸過原子彈、氫彈的專家指導。”

另一邊的虞院士分析的結果也差不多,聯合礦業的方案主要來自基地,而基地畢竟還是缺少了實操,理想模型與實際出入不小。

約半個小時後,史蒂文森最先提出了意見:

“吳先生,我想知道貴公司的模擬方案是基於伱們在月球的實際爆破數據嗎?”

吳懿:“當然如此,您可以對比我們給的材料。”

史蒂文森:“那麼我要說氫彈的真實作用效果與常規炸藥是完全不同的,你們的資料參考意義很小;

15至20顆千萬噸當量級氫彈的估計是不那麼準確的,我想我對面的同行應該也有相同的結論。”

目光都轉向了虞民,他也輕輕點頭:

“是的,有一些出入,不過我個人認為並沒有過大的偏差,有你們提供的資料,我們可以用超算重新模擬,那樣的結果就會準確得多。”

史蒂文森:“我的意見也是如此,這不需要太久,一兩天就夠了。”

聯合礦業一方的幾人面面相覷,一番交流後都對此表示認可。

吳懿:“那我們授權你們將這些資料用於模型驗證,這同樣需要遵循保密協議,聯合礦業希望能在72小時內獲得答覆,這可以嗎?”

“當然。”

這次回答的是康納,但他接著問道:

“那我們來說說價格問題吧,羅·羅的報價是1噸當量10美元,希望我們不要有太大出入。”

話題突然轉到報價上面,談判的氣氛才終於營造出來,其他兩方都還有些遲滯。

虞院士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該報個價,但考慮了一番還是保持了沉默。

聯合礦業則在討論這個價的可行性。

按照羅·羅的報價,一顆1500萬噸當量氫彈就是1.5億美元,約11億人民幣;

客觀來說,這個價格不貴,氫彈能拿來交易就是有市無價,放到其他國家都得求著買。

但自家人知道實際情況,不說國內造一顆也就一兩千萬人民幣,羅·羅這個按當量收費的模式就很耍流氓。

氫彈的當量在一定範圍內和成本沒多大關係,多放一點氘化鋰6的事而已,76年國內核試驗打算炸一顆500萬噸當量級的氫彈,結果真實威力超過了1000萬噸,說明其威力主要還是看佈置方式和對氫彈的理解程度。

再者11億一顆也太貴了,都是這個價的話也得兩百億,不管是林炬還是其他人都在瘋狂搖頭。

最後吳懿只得回答道:

“我方對於貴司的報價方式有所異議,這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希望控制的成本範圍,聯合礦業希望單顆1500萬噸當量級氫彈的價格在1億人民幣以內。”

這下輪到了羅·羅的談判團搖頭,報價直接腰斬到1/7,哪有這麼做生意的。

康納當即就流露出一種“談崩了”的表情看向其他人,然後談判團的幾人又互相交流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他說道:

“1500萬噸當量,8000萬美元一顆,至少購買五顆,這是最低的價格。”

吳懿都不用和其他人交流,草草算了一下數字就表示了無法接受。

雙方差距實在太大,聯合礦業希望把最終的所有支出加起來都最好限制在20億人民幣以內,採購核彈最多給出去15億,雙方的報價看起來根本就沒有商量的餘地。

一番僵持後他們都把目光看向了虞院士,後者也只能硬著頭皮回答:

“核科學……華核公司認為在月球上使用的核裝置可能與大氣中有所不同,需要結合實際環境判斷後才能給出具體報價,所以我們暫時不給出報價。”

虞院士的本意是怕亂出價給聯合礦業添亂,所以隨便想了個理由搪塞過去。

吳懿自然也明白其中的意思,外面肯定也都知道聯合礦業在國內的關係,報價多少其實並沒有什麼意義,已經在惋惜好不容易嚶國佬湊上門結果就這麼合作流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