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廣寒宮一號

將它們分別固定在兩邊的金屬絲上並卡進導軌完美。

通過正對著旗杆的攝像機看到這一幕的華國觀眾已經要根據肌肉記憶站起來了。

現在是20點37分,看來兩人動作還是很快的。

不過還有一件很重要的東西沒放。

張智光和方林一起走到舷梯下,合力抱起一個約半人高、比穿著宇航服的他們略窄、被金箔包裹的大箱子。

兩人小心翼翼地抓住提手,選擇緩慢行走而不是之前蹦跳的方式移動到旗杆下,輕柔地放下了箱子。

箱子上的金箔和一次性提手被拆下,露出的是一個方方正正的乳白色箱體,在陽光下散發出柔和的光芒。

方林從箱子撐架就被地釘固定在原地了。

他站起身,按動了箱子側面的開關,然後退後一步。

箱子上面的金屬蓋開始向前翻折240度,將裡面那一層展示在外界,上面刻印了一首詞,字體鎏金,可以保存很久很久。

緊接著,一座真人等比半身像從從箱子裡升起,直至完全展露出來。

箱子內部也有摺疊街頭,升起後的高度達到了2.2米,很是顯得高大。

張智光打開直播音頻,朗聲念道: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t;divtentadv>方林接了下去: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雕塑自然也是空心的,但表面在月球上看起來卻和地球上的玉石一樣柔和泛光,足可以見得製造的人費了多少功夫,但現在都是值得的。

兩人分別在雕像下站定,正對著十幾米遠處直播攝像機。

“指揮中心,曙光已準備完畢,請求進行下一項任務。”

“地面批准!”

在剛好佔滿畫面高度的旗杆下,兩個拉下金色過濾片的宇航員與半身像緊緊站在一起。

“我代表載人航天辦公室、航天發展委員會、航天局正式宣佈,我國月球長期駐留科考站:廣寒宮一號月球基地正式開工,這是人類對於地外天體探索邁出的嶄新一步。

這是我國千千萬勞動者智慧的結晶,我們歡迎也號召全人類加入到這一過程中來,加速21世紀向星海前進的征途


火箭發射前就背的滾瓜爛熟的稿子被張智光一字不差、語氣莊嚴地通過電視廣播向全世界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