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大司馬 作品

第389章進圍下邳

  劉備於江左起兵時,孫觀隨軍多次南征,寡有取勝。隨著劉備的威脅愈發的大,帳下軍士也多有折損,孫觀被曹操提拔,遷振武將軍,轉為東海太守,奉曹操之命,屯徐淮地區,以為屏蔽青徐。

  “嬰子不可!”

  臧霸搖了搖頭,說道:“我軍兵力雖略弱於霍峻,但羆虺軍悍勇,輕易出戰,恐有兵敗之險。以霸之見固守城郭即可,霍峻越千里而進軍,糧草難以長久為濟,其雖用兵橫強,糧盡之下,終要兵退。”

  霍峻與劉備的補給線不是看大軍出發的地點到前線,而是看存糧地到前線的距離。如霍峻雖從盱眙出發,但不代表補給是從盱眙到前線。霍峻的糧草將是從江左跨越邗溝,運抵淮陰,再從淮陰逆泗水北上,運到前線。

  今時霍峻手上帶了兩個月的軍糧,若一個半月之後糧草運不上來,霍峻多半要率大軍撤回淮陰。

  孫觀皺起眉頭,說道:“合肥之戰,霍峻築堤壩,截留肥水以淹城池。今下邳城臨近泗水,不日將至雨季,若霍峻效大王舊策,以泗水淹下邳,我軍將可以待之?”

  “引泗水灌下邳?”

  臧霸神色凝重,說道:“若霍峻效大王舊策,我軍唯趁其挖掘河堰時,發精銳出城戰之!”

  孫觀沉吟少許,說道:“出城決戰,搗毀河堰非上策。若霍峻有水決之意,宣高當命軍士出城求援,讓大王遣軍東進救援。時裡表呼應,霍峻必然生畏,不敢輕戰,唯率軍後撤。”

  臧霸也不含糊,贊同說道:“先向大王通報軍情,言霍峻興兵北上。若霍峻欲築堤壩,引泗水決城,則向大王再發求援書信。”

  “善!”

  且不言臧霸與孫觀在那商議禦敵之策,初至下邳的霍峻則率諸將巡視山水地勢。

  下邳非專門的要塞,而是屬於人口匯聚,又因地理位置關鍵,從而興建起的城市。故而他與大部分的城池相同,位於河流邊,即在沂水與泗水交匯的河口建城,便於城中百姓獲取淡水資源。

  然成也泗水,敗也泗水。一千多年後,清朝康熙年間,郯城大地震,導致下邳被泗水淹沒,千年古城毀之一炬。

  霍峻策馬繞行下邳城,蔣濟、高翔、丁奉、霍範等人隨行左右。

  挽著韁繩,霍峻說道:“我軍奉大王之命,北上下邳,以為佯軍。今如何用兵,可讓曹操以為下邳情急,分兵東顧?”

  蔣濟沉吟少許,說道:“都督,下邳周有泗水,可效曹操舊策,引泗水灌之。大築堤壩以疑敵,敵寇情急求援,時曹操必會分兵向東。如此之下,大王之命可成也!”

  “子通所言,與峻所思相同。”霍峻說道:“築堤蓄水,必可驚曹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