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龍女 作品

第二百五十三章 趙匡胤:耳光可響?

金秋十月,山風颯颯,秋高氣爽,天高雲淡。山路兩側綠草鋪地,翠柏參天。泰山身為千年名山,五嶽之首,身兼“五嶽歸來不看山”的美名,自然是風景宜人。趙恆的心情可謂是格外舒暢。

像他這種借力爬山的,身體不受累,心情就自然好。於是,當天夜晚,趙恆便宿于山頂幕幃。

十月二十四日,真宗享昊天上帝於圜臺,以太祖、太宗配享。又命公卿大臣享五方帝及諸神於封祀壇,儀衛使奉天書於昊天上帝之左,中書侍郎周起讀玉冊、玉牒。真宗飲福酒,大禮使王旦跪拜雲:“天賜皇帝太一神冊,週而復始,永綏兆人。”三獻畢,封金玉櫃,置於石案,攝太尉馮拯奉金櫃以降,將作監領徒封。真宗登圜臺閱視,然後回到御幄。王旦率群臣稱賀,山上山下齊呼萬歲。

天書封祀對真宗一朝的政治和財政產生了重大影響。僅是東封泰山,就耗費了八百餘萬貫。趙恆在位前期,經過近四十年的經濟恢復,天下富庶、財政良好。然而,由於裝神弄鬼的折騰,幾乎把前代的積蓄揮霍殆盡,到其晚年“內之蓄藏,稍已空盡”。《宋史·真宗紀》評說天書封祀是“一國君臣如病狂”。明人李贄也說:“堂堂君臣,為此魑魅魍魎之事,可笑,可嘆。”

宋真宗希望藉此證明其帝王朝代的正統以及中原的獨尊地位。但這只不過是勞民傷財,粉飾太平罷了。三十年後,遼又提出增加“保護費”歲幣,西夏後來也提出了歲幣要求。後來宋向金提供歲幣的同時,還向其稱臣,宋王朝的“內憂外患”日趨嚴重。從任何方面來看,宋真宗都沒有達到封禪泰山的實力。中國古代帝王封禪是最高規格祭拜儀式,司馬遷專門在《史記·封禪書》中寫有:“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的話語,也就是說只有盛世之君才有資格封禪泰山。

誰也沒想到的是,最終終結這場“天書”鬧劇的,是趙恆的老婆,劉娥。

在趙恆死後,劉娥很果斷地把那本所謂的“天書”給他一起陪葬到了墓中。

不然呢?留在外頭丟人現眼?她劉娥好歹也是女中堯舜,丟不起這個人。

想必每每想到百年之後要和趙恆合葬,劉娥的心裡都不會太痛快。

什麼檔次,也要和我一起合葬?

不過,這場封禪大典顯然不會這麼平平淡淡就過去。

在李清盯上的位面,不出意外那是不可能的。

就在趙恆對著宋太祖趙匡胤的牌位五體投地大禮參拜的時候,從趙匡胤的牌位上歘地就鼓起一張大手,對著還在行禮的趙恆兜頭蓋臉就是一個大耳瓜子。

耳光可響?

這突如其來的一個大耳瓜子,扇在趙恆的臉上,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啪”。

趙恆的大臉以第一宇宙速度開始膨脹,幾乎是一瞬間就高高腫起,紅得都能和猴屁股競爭紅燈了。

這一巴掌,不僅把趙恆抽懵了,群臣也懵了。

與趙恆不同,群臣可是眼睜睜地看著趙恆衝著趙匡胤的牌位跪下,又眼睜睜地看見趙匡胤的牌位上冒出來一隻大手,啪啪啪地就把趙恆糊在了地上。

咱也不敢說啊,咱也不敢問啊,這是太祖皇帝顯靈了?

王旦面無表情地站在原地,實際上心裡早已笑開了花。

蒼天啊,大地啊,這是哪位天使(上天的使者)給我出的這口氣啊!

緊接著,他就意識到了這隻手是從太祖皇帝牌位中冒出來的。

他心裡升起了一個荒唐的想法。

該不會……嘶……是特麼太祖爺顯靈了吧?

群臣看得分明,只是趙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從小到大,他還沒捱過揍,更別提是這種大逼鬥了。

你知道一個大逼鬥,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傷害到底有多大嗎?

“護駕!”半晌後,反應過來的趙恆嗷地一聲喊,連滾帶爬地往後退縮。

然而這話剛說完,在他驚恐的目光之中,首先他爹趙光義……也就是趙炅的牌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