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龍女 作品

第二百五十二章 什麼檔次,也配封禪

所以,這也算是兩代人的願望加諸到一人之身,身兼父親期望,又接過父親帝位的趙恆,自然而然地也就繼承了父親封禪的夢想。

但趙匡胤卻不這麼想,他根本就不考慮弟弟或者侄子的苦衷,完全就是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父子兩個。

呸,我李哥都沒封禪,你們哪來的這麼大臉?

但話又說回來了,趙恆去封禪也不是壞事,至少他成功噁心到了康麻子和陳弘曆。

“那就去宋真宗那裡?”朱元璋伸手打出一道同花順,遲疑地看向趙匡胤:“我說老趙,我倒是不擔心別的,我主要怕你受不了哇。”

老朱雖說是話語中聽起來像是在關心,但仔細品的話,你會聽出來多少沾點幸災樂禍在裡面。

他朱元璋敢拍著胸脯說,子孫後代之中,有志大才疏的,有喜歡整活的,有愛好副業的,可他孃的就是沒有這種不要臉到極點的。

這麼一看,大明遠勝大宋啊。

朱元璋對待後代的觀點很簡單比宋朝強就行。

不過也沒毛病,至少整個明朝從洪武到崇禎,燕雲十六州都牢牢把握在手裡。

大明:不管你宋朝有多富,經濟多發達,我只需要說我有燕雲十六州,就可以讓你輕鬆破防。

“我有什麼受不了?反正那也不是我兒子。”趙匡胤冷笑兩聲:“他要是我兒子,或許我還會覺得無顏見人,問題他是趙光義那信球的兒子啊。”

嗯老汴梁正白旗的,說起河南話來就是一個地道。

“你能看開這一點,做兄弟的很高興。”劉邦在一旁擠眉弄眼:“我就不覺得難為情,常言說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你倒是不用難為情,這幾千年屬你們劉家平均值最高。”坐在嬴政身邊和他一起打魂鬥羅的李清斜楞了劉邦一眼,吐槽道。

他說的是實話,後世總有人吹什麼帶清沒有昏君,實際上就是遺老遺少們的扯淡。扯開遮羞布以後,帶清的皇帝和帶明也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要真論起皇帝水平,那劉家可真是蠍子粑粑獨一份兒。除開那幾個未成年沒親政打醬油的皇帝,大多數都是有手段的手子,性格也是一個比一個政治生物。

惟一一個脾氣好心地善良的劉盈,下場怎麼樣也眾所周知。

“那就這麼定了,就去宋真宗趙恆那裡。”李世民最終拍板定道。

李清倒是無所謂,反正他在家也呆得有點膩歪,正好能出去溜達溜達,何樂而不為呢?

大中祥符元年,十月。

澶淵之盟以後,趙恆原以為這是一樁值得自豪的功業,很是得意,並對促成盟約的寇準十分敬佩。不料有一天,王欽若卻對他說:“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以萬乘之尊而為城下盟,沒有比這更恥辱的了!”並稱寇準力請趙恆親征是“孤注一擲”,趙恆從此怏怏不樂。

景德三年的二月,寇準以“無大臣體”而被罷相。

沒過幾天,趙恆再次問王欽若:“那現在應該怎麼辦?”

王欽若在心裡揣度,覺得趙恆應該是有點厭惡用兵了,便故意拿話擠兌趙恆道:“官家要用兵奪回燕雲十六州,那恥辱就可以徹底洗刷掉了。”

這話一出,給趙恆幹不會了。

我他媽要能收復燕雲十六州,還至於在澶淵之戰打贏後簽訂城下之盟嗎?

但趙恆好在脾氣不錯,沒有把王欽若怎麼樣。他想了片刻,又讓王欽若想想還有沒有差一點的下位替代選擇。

於是王欽若忽悠趙恆道:“那官家最好還是封禪,來鎮服四海,誇示夷狄,令其不敢小覷我大宋。”

說完之後,怕趙恆不同意,於是王欽若又說祥瑞可人為製造。趙恆左思右想之下,同意了王欽若的建議,但又擔心宰相王旦將會反對。注1

王欽若自告奮勇,自稱說服了王旦。趙恆得知後,心裡還是不踏實,就把王旦召來宴飲,飲宴正酣時,命人取出一樽酒來賜給王旦說:“帶回去同妻兒一起享用吧!”王旦回家後打開酒樽,發現其中盛的全是美珠,他只得對即將到來的封祀沉默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