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造事包 作品

第136章 人機合一的繪圖工具

大慶的測試結束後,遠在平江的康馳,也第一時間接到了能源局領導的電話。

“首輪測試很成功,儘快量產,有什麼資源需要協調的儘管說。”

領導的話很簡短,但裡面的信息量卻不小。

康馳沉思了片刻才回答道:“你們希望的量產速度是?”

“明年平均每月一百臺,能做到嗎?”

平均每月100臺,那一年就是1200百臺,這比康馳的計劃多了一倍。

“有點難度……大唐重工畢竟是從零到有,前期的施工建設也需要時間,本來預計明年是交付600臺,後年1400臺。”

“主要是缺人還是缺錢?”

“缺人,如果想再快點,加錢也是可以的。”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估計是在和其它領導商議,過了片刻才回答道:

“明天會針對這項技術,再舉行一次高層正式會議,我會在會上提出你的需求。”

第二天,康馳就得到了回覆。

上面計劃從華國航天、鐵建重工、華國船舶等數十家單位,借調總計三千名工程師和技術員,給大唐重工用九個月,幫助大唐重工渡過前期人手不足的階段。

不過這項臨時借調不是免費的,工資還是得大唐重工來付。

同時叄桶油提前再支付10%的定金,用於加快大唐重工的採油蟲量產項目推進。

最後,大唐重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代工訂單,只要是體制內的單位,都會優先製造生產。

三管齊下,可以說把能給的支持,都給到了大唐重工。

尤其是借調人手這塊,全都是有軍工背景的國企單位……

鐵建重工是造盾構機的小能手,他們過來幫忙可以說是合情合理,

華國船舶也說得過去,畢竟他們造船也講究人多力量大,哪怕抽一千人對他們都只是灑灑水,大型設備的製造經驗也很足。

但連華國航空都抽人給他了,可見上面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有多高。

面對這麼大的手筆,康馳也感到有些驚訝,忍不住好奇地問了句:“莫非形勢有變?上次開會的時候,好像沒這麼緊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