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司馬黃巢 作品

第601章 亡蜀

  李存勖聽後大喜,便和樞密使郭崇韜商議進討之事,郭崇稻認為,此時是伐蜀良機。

  在大將的人選上,本來應該是當時任諸道兵馬盡官的李嗣源,但郭崇韜認為這是個很好的立大功的機會,自已有功,更可以制約那些排擠他的宦官了。

  於是他對李存勖說:“遼國經常侵犯我國邊界,全仗總管李嗣源來保護邊疆。臣以為您的兒子德望很高,但應該再立戰功以服眾人。而且按照舊例,由親王為元帥掌握討伐兵權,一可以助士氣,二可以威懾敵人,這樣取勝也就不難了。”

  李存勖對自己的兒子李繼岌很是寵愛,但還是推讓一番:“小兒年幼,怎麼能獨自領兵呢?愛卿選擇一個副將鋪佐他吧。”

  郭崇韜一直沒有提供人選,他的目的是讓李存勘選自己,那他便可以去征討蜀中,立功自保了。

  李存勖看出了其意,便對郭崇韜說:“副將還是愛卿當最好。”

  君臣之間在這件事上配合得很默契,最後由李繼岌任都統,郭崇韜任招討使,出兵攻打蜀國。

  郭崇韜行前,又奏請李存勖,說北都留守孟知祥很有才能,可以在滅蜀後任西川節度使,李存勖也答應了。

  郭崇韜和孟知樣的關係不錯,想借此扶朋友一把,可他哪裡想得到,他的這一念之間,卻讓原本默默無聞的孟知祥“名垂青史”,成了後蜀高祖皇帝。

  同光元年(923年),李火滅朱金之戰後,莊宗欲乘勝興師兼併前蜀,因蜀境山川地勢險固,未輕舉,遂取先疲後擊之策,佯與其約好。

  三年六月,前蜀主王衍果撤除邊地守備,莊宗即乘機部署發兵。

  九月初十,命魏王李繼岌充西川四面行營都統,樞密使郭崇韜充東北面行營都招討制置使,統領風翔、同州、陝州、華州、邡州兵6萬,自鳳翔趨大散關入蜀;另以高季興為東南面行營都招討使,率荊南兵攻取夔、忠、萬諸州,以策應。

  十月十八日,大軍至散關,排陣斬斫使兼馬步軍都指揮使李紹深率步騎1.3萬人前出攻克威武城,獲糧20萬斛,繼縱驅降兵萬餘人奔逃,以造蜀人恐慌之勢;同時倍道尾隨,直趨鳳州。郭崇韜亦率大軍兼程跟進。

  十九日,前蜀守將王承捷迫於後唐軍攻勢,以鳳、興、文、扶4州降。時蜀主仍領妃嬪臣僚,在數萬兵的護衛下巡遊作樂。小說

  二十日,巡遊至利州,聞後唐軍破鳳州,大驚,急命隨駕清道指揮使王宗勳、王宗儼、王宗昱為三招討,率兵3萬迎戰。

  李火大軍長驅直入,兵鋒甚銳,蜀興州刺史王承鑑、成州刺史王承樸相繼棄城而逃。

  二十六日,李紹深等大敗王宗勳等於三泉,擊殺5000人,獲糧15萬斛。

  二十九日,蜀主聞王宗勳等潰敗,留判六軍諸衛事王宗弼率重兵守利州,自返成都,並截斷桔柏渡浮橋,以阻遏李火大軍。

  三十日,李繼岌兵臨興州,蜀將宋光葆以領屬梓、綿、劍、龍、普5州降。

  接著,武定節度使王承肇、山南節度使王宗威、階州刺史王承嶽分別以其領地降。

  惟天雄節度使王承休與副使安重霸欲出秦州掩擊李火大軍,及抵茂州,隨行兵馬僅剩2000,且士卒飢疲,安重霸見大勢已去,亦以秦、隴二州降。

  高季興乘勢率水軍溯江入蜀,攻施州,蜀峽路招討使張武用鐵鎖斷絕長江航路,高季興遣勇士乘舟斫鐵鎖,適值大風,舟掛鐵鎖,進退不得,遭前蜀兵以矢石齊攻,戰敗,高季興乘輕舟逃走。

  不久,張武聞北路失敗,便以夔、忠、萬三州降於李火。

  十一月,李火大軍晝夜兼行,徑趨利州,王宗弼聞風棄城西逃。李繼岌率大軍向劍、綿、漢州推進。

  十五日,蜀武信節度使兼中書令王宗壽以遂、合、渝、瀘、昌5州降。

  李紹琛抵綿州時,民房已被毀,綿江浮橋亦被拆斷,為速取前蜀,李紹琛乘蜀兵潰敗破膽之機,率乘馬浮江而渡,入鹿頭關,攻克漢州,直逼成都。

  王衍剛開始對於李火的進攻,並不在意,繼續遊山玩水,一心想著尋花問柳,直到聽說李火大軍入境,嚇得六神無主,忙問屬下有何破敵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