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 作品

李治遇襲

李治站在一旁,望著這井然有序的場景,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感慨。



說實話李治提供給這些戰俘的伙食是真的不太好。



可以說要比如今絕大多數的嶺南百姓都要差上不少。



得益於快速發展的農業技術。



配合這裡良好的氣候條件,肥沃的土地以及發達的水系。



整個嶺南地區所有已經取消了羈縻之策的州府在糧食生產方面不但已經做到了自給自足而且已經能夠用來賺錢。



這裡的百姓不但每天都能吃上三頓飽飯而且已經開始追求吃上三頓好飯。



黃米,小米之類的作物已經漸漸不再是這裡的主食。



取而代之的是大米和白麵。



蔬菜的種植不但已經普及到各家各戶而且已經漸漸開始商業化。



州府鼓勵百姓們種植蔬菜然後成立專門的公社統一進行收購販賣。



由各個村鎮建設的養殖場在賺錢的同時也為百姓們提供了充足的肉蛋等營養食物。



可以說嶺南百姓只要不是自甘墮落的懶蛋想要讓自己生活的好些簡直不要太容易。



而眼前這些俘虜居然在面對著嶺南百姓都看不上的食物時表現出瞭如此渴望的態度。



李治最初的想法只是確保這些俘虜的基本生存,避免可能的動亂,但眼前的景象卻超乎他的預料。



這些曾經的敵國士兵和百姓,之前究竟過得是什麼日子?



鼓聲停止,分發食物的流程開始了。



水師戰士們熟練地操作著,手中的馬勺。



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小米粥和一碟碟綠油油的青菜被擺放到俘虜們手中的餐盤中。



他們的眼神中流露出感激與珍惜,小心翼翼地捧著這來之不易的食物,回到各自的帳篷前大口吞嚥。



李治注意到,有幾個孩子在人群中格外顯眼,他們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



他們不時用筷子夾起一片片肥多瘦少的豬肉對著自己的長輩激動的展示一番然後才略帶不捨的小口吃掉。



他們吃的是那樣的緩慢,似乎要將豬肉的味道完全品嚐之後才捨得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