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葡萄的狗哥 作品

231.第227章 和王教授在研發上的爭執

每次都是一窩蜂的做同類項目,投入到項目上的資源白白浪費,什麼成果都沒研究出來,把錢花光後,領導拍拍屁股走人,搞得一地雞毛草草收場。

王老頭年齡越大脾氣越倔,特別是在科研上,梗著脖子反駁道:“其他人我們不管,做項目就是要廣撒網,特別是這種重點項目,研究的人多了總會有技術突破,萬一我們一網下去就把魚給撈上來了呢?”

“您這個說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不過相比咱們學校,我更相信隔壁的五道口和航院他們能撈上魚來”李清風聳了聳肩,淡淡的開口說道。

“你,你這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怎麼有你這麼一個學生”

王老頭被李清風貶低自己學校的話給氣壞了,冷哼一聲扭過頭去不再搭理李清風,自顧自的看起了放在桌子上的資料。

對這個倔老頭,李清風笑了笑,沒再繼續和王老頭爭辯,而是轉過頭去和其他教授聊了起來。

對於工業軟件,李清風這個後世人自然知道它的重要性,要說起來,工業軟件的重要性堪比芯片,是被西方卡脖子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市面上95的工業軟件被外資掌握。

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沒有工業軟件就相當於一臺計算機沒有操作系統,如果外國一旦對國內實行工業軟件封鎖,國內的製造業立馬就要傻眼。

後世都說芯片重要,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如果西方對國內禁用所有的工業軟件,就算AsmL免費送給國內幾臺光刻機,照樣造不出來芯片。

之所以李清風現在不下場進入這個領域,主要是因為各個高校和研究所都在搞工業軟件,部分單位做出來的軟件效果還都可以,與國際上有差距但並不是沒有追趕的希望。

現在沒有人才,李清風就算下場研究工業軟件也沒有優勢,不如偷個懶,先讓國家出面帶著各大高校他們搞著。

等進入九十年代造不如買的概念興起,國家減少資金投入後,李清風再出手整合資源,到時候人才有了,市場也有了,大筆資金下去,還是玩不轉

做出來這個東西在國內是不賺錢的,只能賠錢做這個事情,避免西方國家在工業軟件上卡脖子。

原因無他,國內重視硬件不重視軟件,沒有人願意在軟件上面花錢.

君不見,全國上億臺臺式電腦裝的幾乎都是wdows系統,真正付費的有幾個?

工業軟件正版十五萬,盜版三千,直到2020年,除了上市公司,或者需要軟件穩定運行的重要項目外,其他公司用的都還是盜版軟件.

就連知識產權局都踏馬的用盜版軟件,國內市場環境如此艱難,除了國家砸錢託底,私企沒多少人願意做這個項目。

想到進入九十年代以後,李清風就頭大,搞芯片要一大筆資金,搞工業軟件雖然沒有芯片花費那麼多,但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想要有一定的成果,沒有以億為單位的美金根本不可能。

搞科研就是在燒錢,這句話一點都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