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紅湯 作品

第 216 章 捎回的驚喜





隋玉被這句話震得回不了神。




客商見狀忙打補:“我估計沒什麼事,那晚看見他們父子倆都挺精神,不像是有事的樣子。”




隋玉想起離開敦煌時趙西平言語之間想送她出玉門關,她回過神,說:“沒追上我們,他帶孩子趕路,速度快不了。”




“嗯,我就說一聲,你們去忙吧。”




隋玉道聲謝,繼續往城裡走。




回到之前賣狼的地方,張順去跟擺攤的漢人打聽,得知在這裡擺攤要交錢,他提串銅板去街尾,回來時手上多個木牌。




“大掌櫃,怎麼定價?”小春紅問。




“零零總總近兩百個陶器買來是七百四十錢,你們估摸著喊價,這些一共要賣回三千錢。不過看你們本事,我只要三千錢,若是高於三千錢,多餘的當場分給你們。”隋玉打算讓他們練手,總不能一直是她擋在前面談生意。




幾個僕從湊一起嘀咕去了,隋玉喊上宋嫻,再帶上甘大甘一,四人一起去街上轉悠。




“這是什麼?”隋玉拿起一個不規則的黃棕色杯子,手感微涼,不像是木頭雕的。




“這是什麼做的?”隋玉又問低著頭的人。




披頭散髮的男人頂著黑眼圈,一臉陰鬱地抬頭,宋嫻對上他的眼睛嚇一跳,她暗暗戳隋玉一下,這人神神叨叨的,有些嚇人,趕緊走吧。




“人骨做的。”他沙啞地開口。




隋玉差點手抖摔了杯子,又看一眼,她迅速放下骨杯,勉強一笑,說:“還、還挺有意思,我差點認出來了。”




說罷,一人帶著甘大甘一腳步匆匆離開。




“哪來的癲子。”走遠了,宋嫻小聲罵一句,她不確定地問,“真是人骨啊?”




隋玉也不清楚,她使勁蹭蹭手,急躁地說:“別提了,真晦氣。”




一隊胡商從西邊過來,駱駝和馬的蹄聲震得地面上塵土飛揚,隋玉跟宋嫻帶人靠邊站,給商隊讓路。




“這是哪裡的商隊?看著挺面生。”宋嫻說。




隋玉明白她所說的面生是指長相,同一個地方的人在骨相上有相同點,她們見過不少胡商,這隊商人跟之前見過的胡商長相沒有相似點




(),所以眼生。




駝隊路過,除了灰塵氣和牲畜特有的腥臭氣,隋玉聞到極為濃郁的香料味,這隊胡商所帶的香料不少。




商隊走到一個鋪子前停下,裡面的樓蘭人快步迎出來,雙方嘰裡呱啦一通,胡商卸下兩大箱香料遞過去。




“我想買香料。”宋嫻出聲,她拽著隋玉過去,搭話問:“香料怎麼賣?”




胡商看過來,又看向樓蘭人,示意他從中翻譯。




又是嘰裡呱啦一通,樓蘭人說:“你們是從大漢過來的?他們想要你們的綢緞。”




“一匹綢緞換多少香料。”隋玉問。




樓蘭人比出兩根手指。




隋玉比出三指,綢緞唯大漢獨有,香料卻不是隻有哪個小國獨有,她可以大膽報價。




“他們想看你們的貨。”樓蘭人開口。




“他們是從哪裡來的?”宋嫻好奇。




“康居,聽說過吧?他們來自康居,好遠啊,要翻過很多大山才能過來。”樓蘭人搬起香料箱,說:“不跟你們說了,我來生意了。”




很多大山?莫非是伊朗高原?還是哪裡?隋玉心想。




她跟宋嫻在原地等著,打發甘大甘一騎駱駝回去拿綢緞。




秦文山得知有康居的大商隊過來,他們帶著貨跟甘大甘一過來,用寶石換取香料。




“你們去年沒去康居嗎?”回去的路上,隋玉打聽。




“沒有,山太高了,不敢嘗試。”秦文山搖頭,“對了,我早上遇到在鹽澤打漁的漁船,買了十來條鹹水鯉,分你們一半,你們晌午不用買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