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412章 王莽第一次貨幣改革,引發秦始皇瘋狂吐槽

  王政君表情陰沉,對著王莽道:

  “政君,周公乃是周成王的二叔,古人又稱二叔為‘二爹’,故而周公確實有資格將成王視作自己的子嗣。”

  “但你乃是王家人,皇帝卻是姓劉,你怎麼能將皇帝看成你自己的子嗣呢?”

  王莽笑著搖頭。

  “若是姑母覺得父子不同姓有所不妥,那便將劉嬰改為王嬰,不知姑母意下如何?”

  王政君氣極反笑,道:

  “若是皇帝改名成王嬰,那劉家的大漢怎麼辦?”

  “我雖是王家人,但也是劉家媳婦,是大漢的太皇太后。”

  “我支持你,讓你當大司馬、安漢公,是為了勉勵你能更好的匡扶大漢,你現在卻做出這樣的事情?”

  “你想要讓皇帝改姓王,我是絕對不能同意的!”

  面對著王政君的憤怒,王莽表情依舊平靜,甚至嘴角微微掀起。

  “姑母難道還沒有發現嗎?事到如今,天命在我,大漢氣數已盡了。”

  “今日侄兒前來,也不過是通知姑母一聲罷了。”

  “不管姑母同意還是不同意,冊封太子典禮的時候都請姑母最好出席。”

  “不然,侄兒只能選擇屠盡天下劉姓皇族子弟,以免禍患!”

  “你!”王政君手指王莽,氣得說不出話來。

  王莽也不去管王政君,施施然地站了起來,轉身離去。

  王政君嘴唇發白,良久之後才一聲長嘆。

  “我糊塗啊,怎麼就給大漢引狼入室了呢?”

  這位大漢的太皇太后,淚流滿面。

  鏡頭一轉,三歲的劉嬰在乳孃的牽手下,戰戰兢兢地對著王莽下跪。

  王莽微笑著,將一頂小小的太子冠冕戴在了劉嬰的頭上。

  【居攝元年三月乙丑日,王莽正式昭告天下,廢黜劉嬰的皇帝之位,將劉嬰改立為皇太子,號曰“孺子”。】

  【至此,王莽雖然名義上還只不過是一個攝政皇帝,但天下所有人都很清楚,他距離真正取代漢室,已經只有最後一步之遙了。】

  【為了成功跨越這一步,王莽決定做出新的功績,以讓天下人心服口服。】

  金幕中,王莽坐在未央宮御書房之中,看著面前王舜、甄豐、甄邯等幾名心腹,緩緩開口。

  “大漢兩百年至今,已經是弊端叢生,到了必須要改革的時候了。”

  王舜等人連聲稱是。

  王莽又道:

  “朕準備從改革錢幣下手,爾等覺得如何?”

  王舜忙開口道:

  “古代聖王如秦始皇、漢武帝,在位時期都曾經對錢幣進行過大的改革。”

  “陛下此次改革,乃是順應聖王之道,必然能馬到功成,千古流芳!”

  王莽撫須而笑。

  “不錯,朕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這個世界回到孔夫子口中上古聖人們的時代,讓所有民眾都能安居樂業,讓華夏在朕的手中走向巔峰。”

  “那麼,就從錢幣開始吧!”

  【王莽對西漢末期劇烈的社會矛盾改革,邁出了第一步。】

  蔡陽縣之中,劉秀明顯長大了一些,不再是孩童,成為一名少年。

  他走進了家中後院,看到自己的叔父劉良和兩名兄長,正在揮汗如雨,叮叮噹噹地在鐵爐面前忙碌著。

  “叔父,兄長,你們這是在做什麼?”

  劉良擦了擦汗,示意劉縯和劉仲繼續,自己坐到一旁,對著劉秀笑道:

  “叔父這是在鑄錢,好賺點家用。”

  劉秀凝神看去,果然發現在兩個兄長手下,一個個錢幣正逐漸成型。

  劉秀咦了一聲,道:

  “這也不是五銖錢啊。”

  五銖錢是從漢武帝時代開始鑄造的錢幣,因一枚錢幣重五銖而得名,和秦朝的半兩錢一樣都屬於計重錢。

  五銖錢有郡國五銖、赤仄五銖、上林三官五銖等不同規格樣式,但所有規格的五銖錢重量都是相等的,故而誕生之後就受到天下百姓的歡迎,盛行至今。

  劉良拿著鉗子,小心翼翼地夾起一枚剛剛鑄造完成的錢幣,對著劉秀笑道:

  “秀兒你看,這個叫做契刀,一個值五百錢。這個小一些的叫做大錢,一個值五十錢。”

  “還有你兩位兄長現在弄的這個最大的叫做錯刀,一個就值五千錢,咱們家也就只能鑄造兩三個錯刀,不能再多了。”

  劉秀摸了摸後腦勺,頗為疑惑。

  “不是有金子和銀子嗎,為何還要弄出這什麼錯刀、契刀、大錢?”

  五銖錢畢竟貨值太低,大額的交易還是需要金子和銀子,這也是千百年來的規矩。

  不過華夏的金銀產量並不算高,加上許多人還喜歡用金銀陪葬,進一步削減了金銀的流通量。

  民間還是以銅幣交易為主,只有大貴族、大富商之間才會用金銀交易。

  劉良笑道:

  “當今那位攝皇帝,一直以來都說要改革大漢弊政,這應該是他改革的一環罷。”

  “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們可以從中賺錢!”

  劉秀眨了眨眼睛,道:

  “賺錢?”

  劉良笑呵呵地開口:

  “沒錯!錯刀、契刀和大錢,雖然也是計重錢,但只要加入足夠的鐵,少一些銅,重量也是夠的。”

  “只要我們把這些鑄造好的錢拿出去換來等值的五銖錢,那麼單單是獲得的銅,就足夠我們大賺一筆了。”

  劉秀撓了撓後腦勺,明白了自家叔父的意思。

  在這個時代,銅比鐵要值錢。

  故而,用鐵換銅,自然就能賺。

  劉秀遲疑了一下,對著劉良開口道:

  “叔父,咱們這麼做,是不是不太好?”

  劉良搖了搖頭,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秀兒,你可能不知道,如果咱們不這麼做的話,那咱們家裡的錢就要被別人用這種方式奪走了!”

  “啊?”劉秀大吃一驚。

  一旁的劉縯終於忙完,小心翼翼地將剛剛成型,值五千個錢的“錯刀”放在一旁,抬頭道:

  “攝皇帝王莽已經下令,天下民間交易必須要用新錢。”

  “別人家的新錢,全部都是這種以次充好的。”

  “咱們家的新錢如果不用次品,和別人家交易,就會越來越虧。”

  “明白了嗎,阿秀?”

  劉秀傻眼了。

  “還能這樣?不對,官府不是有公鑄錢嗎?”

  像如今大漢內部流通的五銖錢,就是以公家(朝廷)鑄造的錢幣為主。

  老百姓還是很認可公家的。

  劉良嘿嘿一笑,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