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359章 狄仁傑進諫武則天,朱元璋斷言乾隆勝算只有三成

  武則天沒有說話,只是看著狄仁傑的眼神變得越發的幽深。

  狄仁傑沒有再去看來俊臣,而是將目光轉向了武則天。

  “臣也算是飽讀詩書,從來沒有聽說過侄子會給姑姑立宗廟祭祀,將姑姑當做父母一般尊重的。”

  “但兒子無論姓什麼,都一定會給父母立宗廟,四時祭祀。”

  武則天愣了一下,過了好一會才道:

  “立不立宗廟,難道能影響朕大周開國皇帝的名號?”

  狄仁傑笑了笑,道:

  “陛下以女子之身,開創了大周千古基業,難道希望在百年之後看到自己的宗廟門庭冷落,而某些人明明對大周基業毫無貢獻,卻能享受後代大周子民的祭祀和香火嗎?”

  “陛下是大周的陛下不假,但一定是武三思、武承嗣乃至整個外戚武氏的開國先祖嗎?”

  這句話明顯刺痛了武則天,讓她臉上的表情變得非常複雜,讓她情不自禁地抬高了聲調。

  “給朕出去!”

  狄仁傑非常從容地躬身行禮,然後離開了大殿。

  來俊臣見狀,覺得這是一個極佳的機會,立刻就開口道:

  “陛下,狄仁傑居心叵測,還請……”

  武則天看了一眼來俊臣,打斷了他的話。

  “你也出去。”

  來俊臣臉頓時漲紅,過了好幾秒之後才無可奈何地開口:

  “臣遵命。”

  看著來俊臣離開的背影,武則天蒼老的臉龐上露出了意興闌珊的表情。

  過了好一會之後,武則天對著一旁的上官婉兒開口。

  “去把張氏兄弟叫來吧。”

  上官婉兒立刻恭敬應是,隨後又問了一句。

  “陛下,今天讓他們穿誰的衣服?”

  武則天臉色溫柔了不少,想了一會之後道:

  “張易之穿高歡的,張昌宗就穿長恭的吧。”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呵呵冷笑。

  “這個乾隆,果然是一個好大喜功的傢伙。”

  “朕平定天下都用了大半輩子,他竟然覺得滅掉一個新興的異族王朝能這麼簡單?”

  緬甸貢榜王朝的面積,可是比北宋一統天下中消滅的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更大!

  趙普連連點頭,道:

  “陛下乃是真正的開國太祖,知曉欲速而不達的道理。”

  “那乾隆皇帝,無非是靠著父祖庇廕,撿了一個滅亡準噶爾的功勞,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群臣紛紛開口,對著趙匡胤一番吹捧,讓他的心情變得頗為愉快。

  “德芳啊,你要以這個乾隆皇帝為戒!”

  太子趙德芳趕忙應道:

  “父皇的教誨,兒臣謹記心中,一定不會像這乾隆一般隨意亂來!”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正在看著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奏報。

  “……兒臣已經穿越哈密以西的戈壁大漠,進入了亦力把裡(察合臺汗國)的疆域之中。”

  “敵軍實力遠遠不如我軍,兒臣已經攻克了大小八座城鎮,獲得了足夠的補給,接下來便會向亦力把裡的都城進軍。”

  朱元璋露出笑容,將奏章放下,提起一旁的硃筆,在上面批閱了幾個字。

  “戒驕戒躁,徐徐圖之。”

  放下硃筆,心情大好的朱元璋看了一眼旁邊正在認真注視著金幕的朱高熾,笑道:

  “高熾啊,你覺得這第四次清緬戰爭的結局如何?”

  朱高熾不敢怠慢,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

  “兒臣覺得乾隆皇帝在之前的三次清緬戰爭之中過於大意了,這第四次清緬戰爭都已經派出了最高規格,想來獲勝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

  朱元璋笑呵呵地摸了一下白鬍須,開口道:

  “不,你錯了,乾隆依舊還是這麼的驕傲自滿麻痺大意,你只是沒有注意到罷了。”

  “啊?”朱高熾的胖臉上明顯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朱元璋看著金幕,淡淡道:

  “你看乾隆剛剛和傅恆說了什麼,他說要越快越好!”

  “呵呵,雲南和緬甸的情況,沐英可是早就已經稟報給朕,朕心中一清二楚。”

  “像那種大山之中,瘴氣密佈,還有各種毒蟲,雨季更是無法行軍補給。”

  “打這樣的地方,在緬甸人已經完全提起警惕的情況下,是斷然不可能速戰速決的。”

  “只有穩紮穩打,以兩年,甚至三年五年作為目標,一座一座城池地拿下來,才有希望腳踏實地的滅亡緬甸。”

  朱高熾怔了片刻,突然心中一動,道:

  “這莫非就是皇爺爺您起兵初時的‘高築牆、多積糧、緩稱王?’”

  朱元璋笑得越發開心了。

  “緬甸這種級別的對手,哪裡當得起這九個字?不過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戎者,戰爭也!”

  “每一場大戰,都是需要精心準備,需要等待時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像乾隆這樣,但憑個人的喜好意氣用事,隨意開戰,即便大清的國力遠遠強於緬甸,朕一樣還是不看好他。”

  朱高熾沉吟片刻,道:

  “那皇爺爺您的意思,莫非是覺得大清必敗無疑了?”

  朱元璋搖了搖頭,淡淡道:

  “大清畢竟強過緬甸太多了,縱然連續三次失敗,兵力和資源依舊還是遠勝緬甸的。”

  “既然有優勢,就會有獲勝的希望。”

  “嗯,三成吧。”

  朱高熾吃驚地看著朱元璋,過了好一會才試探性地開口道:

  “皇爺爺,您是說緬甸有三成勝算?”

  朱元璋沒好氣地瞪了一眼朱高熾:

  “朕剛剛的語氣還不夠明顯?朕說的是,大清最多三成勝算!”

  朱高熾無言以對,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金幕。

  金幕之中,浩浩蕩蕩的大量軍隊、民夫、物資正在朝著雲南進發。

  傅恆也已經坐上了戰馬離開京城,朝著雲南前進。

  大軍一路前行,煙塵滾滾,遮天蔽日。

  朱高熾並不喜歡戰爭,但這一刻也不由為這種壯觀景象而動容,心中血液澎湃。

  但下一秒,他的疑惑就再度浮現了出來。

  看起來如此強悍的大清,真的在面對緬甸這種蕞爾小國時,勝算低到這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