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174章 長安失守,秦始皇怒噴李世民

  畫面之中,繁華富庶的長安城,處處燃起了火焰。

  叛軍在城中肆意劫掠殺人。

  許多大唐官員被舉家屠戮。

  更有無數女子被叛軍當街拖走,淒厲的哭喊聲響徹耳膜。

  猶如人間地獄!

  【在李隆基和楊國忠這對君臣的昏招迭出之下,原本已經露出敗亡之象的安祿山,意外收穫了長安。】

  【戰爭的局勢,從大唐朝廷的極度有利,轉而變成了安祿山大佔上風。】

  【這場叛亂,終於來到了最高潮!】

  貞觀世界之中,大唐君臣同樣也是一片寂靜。

  李世民看了一眼還躺在地上的李治。

  等等,這小子為什麼還躺在地上?

  “來人啊,把晉王拖出去治傷!”

  李治好像一條死狗般被拖走。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心中諸多念頭翻滾。

  原本他心中是傾向於李治的。

  但現在,又有些不確定了。

  或許,就用李承乾也挺好?

  李承乾雖說能力差點,但為人還是比較沉穩的。

  想來李承乾的後代,不至於捅出這麼大的簍子。

  便在此時,長孫無忌開口了。

  “陛下,看來之前大唐對番將的態度,還是要有所調整才行。”

  長孫無忌的話,立刻就得到了群臣的贊同。

  “陛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這安祿山一個番人,狼子野心,覬覦中原神器,絕對不能再給其他番人這種機會了。”

  李世民聞言,心亂如麻。

  天可汗的奧義,就在於給這些異族一個在大唐分享權力的出路。

  要是就此斬斷這條道路,那些異族們怎麼可能願意給大唐繼續效力?

  可不按群臣所言,將來真的出了一個李祿山,又該怎麼辦?

  李世民頭疼不已,良久才道:

  “且容朕再想想,再想想!”

  大秦世界之中,扶蘇也想到了這一點,忍不住提問。

  “父皇,咱們大秦將來要是開疆拓土,該怎麼處理這些異族呢?”

  秦始皇呵了一聲,用看白痴的眼神看著扶蘇。

  “你小子,莫不是瞎了?”

  “啊?”扶蘇一時間沒回過神來。

  秦始皇重重哼了一聲,淡淡道:

  “朕問你,朕統一六國之後,做了什麼?”

  扶蘇不假思索地開口。

  “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

  秦始皇點頭道:

  “這就是朕給出來的征服異族答案了。”

  扶蘇呃了一聲,道:

  “六國不都是華夏麼?”

  秦始皇這下忍不了,乾脆翻了一個白眼。

  “七大戰國,文字不同,語言不同,度量單位不同,就連馬車的軌距也不同!”

  “沒錯,都是華夏啊。但一個楚國人看不懂燕國的文字,一個齊國商人到大秦地界做生意會因為度量單位的不同而虧個底掉。”

  “大家都是同族,其實卻和異族無異!”

  扶蘇聞言,呆滯住了。

  秦始皇冷笑道:

  “若是朕不統一文字、度量單位,像這李世民一般去做什麼狗屁‘天可汗’。”

  “哦不,應該是去取代周王成為新的‘天子’,那等將來大秦弱了之後,各國還不是自然獨立?”

  “你要明白,所謂的同族,是指一個遼東人去到嶺南,他依舊能靠著語言和文字,毫無阻礙地跟當地人交流。”

  “在他目之所及的一切東西,都和他的家鄉是同樣的單位,同樣的制度。”

  “這才能叫做同族!”

  秦始皇說著,指了指金幕。

  “李世民的想法是很好的,草原行胡法,中原行漢法。”

  “但他做的最錯誤之事,便是沒有趁著大唐還掌控草原的時候,強行在草原之中推廣漢家制度!”

  “大唐控制了草原幾十年的時間啊,若是真能下力氣去推廣,至少能培養出兩代寫漢字、說漢話、以身為漢人為榮的草原貴族。”

  “有了這些人的支持,大唐更進一步地同化草原,世世代代地佔據草原,就不是空中樓閣!”

  “可這臭小子和他的兒子李治做了什麼?”

  “他們什麼也沒做!”

  “就抱著一個狗屁天可汗的名號,沉浸在這虛名之中。”

  “既非同族,那草原降而復叛又有什麼奇怪?”

  扶蘇突然回過神來,道:

  “父皇,這安祿山帶著好像也不是草原兵吧。”

  秦始皇冷笑道:

  “安祿山是突厥突騎施人,所謂的昭武九姓出身,如何不是草原人了?”

  “試想,假如李世民和李治對草原貴族進行漢化,那有沒有可能,這個大胖子安祿山會變成一個滿口之乎者也的大儒?”

  “那樣的安祿山,心中可能全是忠於華夏帝王的思想,恨不能在碰到異族時以身殉國!”

  扶蘇張大了嘴巴,心中一片混亂。

  大儒安祿山?

  這……

  扶蘇有點沒辦法想象那種場景。

  秦始皇喝了一口水,語氣也變得平穩不少。

  “朕早就知道,滅六國易,收六國人心難。”

  “朕也早就知道,只要朕一死,六國餘孽必然反叛。”

  “但大秦只要撐過去,殺掉這批老餘孽,過了四五十年,從遼東到嶺南,就全是真正的老秦人了。”

  “朕是真沒想到,胡亥那個蠢貨,竟然連六國餘孽最後的垂死反擊都撐不過去。”

  說著,秦始皇露出了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扶蘇心中突然一動,道:

  “父皇之前不殺項羽,莫非也是這個原因?”

  秦始皇嗯了一聲,臉上露出讚許表情。

  “你的腦子總算還沒有完全壞掉。”

  “佔領一個國家容易,改造一個國家的人心卻很難。”

  “六國之中最年輕的趙韓魏都存在了兩百多年,更何況是楚國這種八百年老諸侯國。”

  “或許,項羽就是一個能更快讓大秦獲得楚地人心的機會。”

  扶蘇思索片刻,道:

  “萬一項羽不行呢?”

  秦始皇呵呵笑道:

  “不行就不行,也無所謂。”

  “反正只要過個兩三代人,這些從小學習大秦文字,說大秦語言的楚地後裔,大部分都會融入大秦之中的。”

  “時間和習慣,終究會改變一切!”

  扶蘇聽著,身體突然有些顫慄。

  那些曾經拼命抵抗大秦雄師的楚國大臣、士兵後代,竟然會在幾十年後搖身一變,成為忠心耿耿的老秦人?

  這一刻,扶蘇第一次無比深刻地瞭解到,自家父皇“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的意義!

  秦始皇長出一口氣,目光看向金幕,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嘲諷表情。

  “千古四帝?”

  “哼,在朕心裡,這泱泱華夏,縱然萬年之後,也沒有任何一名帝王配和朕相提並論!”

  金幕之中,李隆基的逃難車隊,正急急忙忙地向西而行。

  他們的目標,是巴蜀!

  正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對於年老的李隆基而言,擁有堅固山川地理的巴蜀,此刻才能給予他一點點的安全感。

  天公不作美,在逃難路上,大雨瓢潑而下。

  雨水噼裡啪啦地打在驛站的房頂,帶來了震耳欲聾的響聲,讓每一個人都心煩意亂。

  驛站外面,還掛著一塊牌子。

  【馬嵬坡】。

  太子李亨跪在李隆基的面前,痛陳利弊。

  “父皇,巴蜀並非爭霸天下之地,而是一塊死地啊!”

  “自古以來,從未有自巴蜀起兵而奪天下者。”

  “更何況,兩次征討南詔,劍南軍損兵折將,根本無力和叛軍作戰。”

  “還請父皇移駕河西隴右,那裡還有一半大唐西軍精銳,足可幫助大唐重奪長安!”

  這位一直以來被李隆基壓制了幾十年的太子,在面臨國難的情況下,也終於是忍無可忍了。

  李隆基表情默然,坐著一言不發。

  楊國忠聽著李亨的話,心中卻有些慌了。

  李亨說的確實沒錯,巴蜀是死地,劍南節度使的兵馬也早廢了。

  但劍南節度使的官職,如今正被楊國忠兼任!

  隴右、河西的節度使,那是太子李亨一黨,和楊國忠可尿不到一個壺裡。

  如今這種情況,楊國忠一旦去了隴右河西,基本上是保不住性命的。

  只有去劍南這個楊國忠的老巢,他才能活命,才能在將來大唐打回長安之後,有希望繼續執掌朝政!

  是以,楊國忠立刻開口反對。

  “太子殿下,陛下才是大唐的九五至尊,你可不要在這裡越俎代庖!”

  “巴蜀對陛下來說才是最安全的,去了隴右河西,一旦吐蕃回紇出兵夾擊,陛下的安危如何保證?”

  楊國忠的一番話,果然讓李隆基心中一動。

  對,只有去巴蜀才是最安全的!

  李隆基開口了。

  “不必再說了,亨兒。”

  “就去巴蜀吧。”

  李亨滿臉失望地離開。

  畫面一轉,李亨坐在另外一間房子裡。

  面前是他的兩個兒子,大唐廣平王和建寧王。

  李亨緩緩開口。

  “父皇若去了巴蜀,大唐必然滅亡。”

  “孩兒們,這是大唐最後的機會了。”

  “爾等,都做好準備了?”

  廣平王和建寧王對視一眼,齊聲開口。

  “事在人為!”

  【在面對如此危機之下,皇太子李亨,終於爆發出了隱忍二十年的怒火。】

  畫面一轉,上千名禁軍包圍了李隆基所在的驛站正房,大聲鼓譟。

  “請陛下殺奸臣楊國忠,以謝天下!”

  “請陛下殺禍水楊玉環,以謝天下!”

  李隆基聽著外面禁軍們的喊話,被嚇得魂不附體,使勁推搡著楊國忠。

  “國忠,快,出去安撫一下他們!”

  楊國忠面如土色,顫聲道:

  “陛下,他們要殺臣啊,臣不能……”

  話還沒說完,砰的一聲,外面院子的大門被撞開了。

  禁軍們湧了進來,怒吼道:

  “楊國忠何在!”

  楊國忠魂飛魄散,拔腿就逃。

  然而這小小馬嵬驛,他又能逃到哪去?

  才剛剛跑到西門處,楊國忠就被身後諸多禁軍將士追上。

  “殺了這個奸賊!”

  禁軍士兵們怒吼著,亂刀齊下。

  短短一分鐘,楊國忠就變成了一灘肉泥。

  楊國忠的兒子楊暄,以及其妹妹韓國夫人等親屬,也被禁軍士兵找到,全部殺死。

  殺完之後,眾人找不到目標,一時間有些茫然。

  接下來該怎麼辦?

  總不能連皇帝一起殺了吧?

  不知道誰在亂軍之中喊了一句。

  “皇帝昏庸,讓太子殿下主持公道!”

  瞬間,所有禁軍士兵們立刻集中起精神,大聲高喊。

  “對,讓太子殿下出來主持公道!”

  李亨終於帶著廣平王和建寧王出現了。

  他騎在馬上,高聲對著眾人道:

  “各位,國賊楊國忠已死,爾等都是大唐的功臣!”

  聽到這句話之後,禁軍士兵們頓時心中一定。

  剛剛殺楊國忠,固然是爽了。

  但這件事情可沒有得到聖旨,屬於擅殺大唐宰相!

  如今李亨這麼說,表明了不再追究。

  眾人立刻齊聲高呼。

  “太子殿下英明!”

  李亨滿意點頭,道:

  “諸位隨本宮來,我們去覲見父皇,定能給諸位一個公道!”

  禁軍士兵們亂哄哄地,跟隨著李亨一起,包圍了李隆基所在之處。

  此刻,另外一支禁軍正在大門處死守,雙方對峙,劍拔弩張。

  李亨看著對面這支禁軍的首領將軍,沉聲道:

  “陳玄禮,本宮要見父皇,你讓開!”

  陳玄禮表情平靜地看著李亨,開口道:

  “太子殿下是要殺楊貴妃?”

  李亨愣了一下。

  殺楊貴妃?

  開什麼玩笑。

  事情都到了這種地步,別說是楊貴妃了,就是皇帝李隆基本人,也得死!

  這場兵變本來就是李亨在暗中策劃的,不需要費什麼勁就能查明。

  李隆基若是不死,將來一定會對李亨秋後算賬!

  所以,李亨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趁亂將李隆基也殺了。

  反正是軍隊譁變謀害父皇,將來誰也怪不到李亨的頭上!

  但眼下陳玄禮手中依然還有上千禁軍,讓李亨有些舉棋不定。

  馬嵬坡共計三千人,李亨手裡此刻有兩千人,是陳玄禮的兩倍。

  可一旦交戰起來,李亨畢竟沒有打仗經驗。

  他沒辦法確定,自己手下這兩千禁軍,究竟是不是大將陳玄禮麾下那一千人的對手!

  李亨念頭急轉,沉聲開口道:

  “沒錯,楊國忠既然都已經死了,還留著楊貴妃作甚?”

  “楊貴妃不死,三軍將士難以心安!”

  李亨身後眾多禁軍聞言,立刻鼓譟起來。

  “殺!”

  “殺了楊玉環!”

  聲音驚天動地,傳遍整座馬嵬坡。

  房間之中,李隆基聽到後大驚失色。

  “完了,朕今日死於此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