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漢三san 作品

第23章 如此報恩

 明哲保身是最為明智的。

 而當今陛下的幾個兒子,就屬三殿下最為勢微,因為三殿下的母親良妃孃家的地位不顯,她的父親當年只是一個普通的進士。

 還是良妃進宮後聖上為表提攜之態,才將其父封為三品的嶺州刺史。

 而這刺史職位只是聽著光鮮,實際上是個不折不扣的虛職,並無權勢。

 更不用說大皇子的母親是當今皇后,身後則是三公之一的李太傅。而另一位儲君熱門人選五皇子的生母則是聖上最為寵愛的貴妃娘娘,貴妃的父親則是樞密院的王院長。

 如今聖上征戰四方,樞密院對於軍事更是起到至關重要的地位。

 而身處中間之位的趙秉文實在可以說是尷尬至極。

 而趙秉文身後並無背景,那麼他日便有可能成為他人的棋子。

 一個隨時都可以為了他人的皇位犧牲的血點。

 趙秉文自然是不願的,因此他和王家可以說是不謀而合。

 王家跟著趙秉文遠離朝堂紛爭,保存實力,

 屆時無論何人坐上那天子之位總不會破壞王家的百年根基,而趙秉文也藉著王家的力保下自己的命。

 本就是各取所需。

 但是若王從鈺因趙秉文而死,那麼這個聯盟的穩固就要大打折扣了。

 畢竟王從鈺是王家幼子,深得王氏夫婦的喜愛。

 若是少年而亡,必定會成為王氏夫妻心中永遠難消的痛。

 這也是為何那刺客沒有取趙秉文的命,卻將王從鈺趕盡殺絕。

 這是在拉趙秉文入局。

 若是王從鈺身死,那麼趙秉文若是想平安的活下去,便只能依靠大皇子或者五皇子。

 當然,若是刺客得手趙秉文身死,那麼王家便也不得不入場。

 無論如何看,都是雙贏。

 只不過不知道這事兒是大皇子還是五皇子做的事情。

 趙秉文回到京城時曾經想著手調查,但是畢竟能力有限,最後只得不了了之。

 所以蘇逢春救了王從鈺,也是救了趙秉文。

 趙秉文突然又想起來,蘇逢春若是說報恩,實際上她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