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劍聽禪 作品

第一百五十八章 替身3

外地來的有才之人只要在文會中獲得蘇啟元的認可,便會被推薦給張文哲。

偶爾,張文哲本人會親自前來參加文會,觀察一眾有才之人。

這個機會,章若楠和柳柊自然不會放過。

柳柊雖然身為慕容家二公子時學會四書五經,但他大部分時間還是在修煉武功上面。四書五經只是學過,沒有精研,可沒有能夠參加科考的水平。且他第一世學的是理科,理性思維大過感性思維,在寫詩作詞方面,那簡直就不能看了。

因此,柳柊是做為章若楠的跟班來參加文會的。

章若楠出身書香之家,三歲就識字,四歲學習三百千,六歲便學了四書五經,七歲寫詩……

其文采不下於林黛玉。

只不過,章家低調,不會讓女兒去博“才女”的名頭。

不像李宗康的白月光,高調無比,不但奪得了“天下第一才女”的名頭,還吸引了不少青年才俊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兩人坐在一干年輕的讀書人之中。

這些都是寒門學士,想要趁此機會一展才華,出人頭地。

這個世界還沒有科舉,讀書人想要出頭,只有投靠權貴,靠著權貴的推薦才能獲得權勢富貴。

章若楠掃了周圍的年輕人一眼,低聲對柳柊道:“看來張文哲該是我們要找的人。”

否則不會有這麼多人投靠。

柳柊笑笑:“見了人再說吧。”

歷史上,這樣“禮賢下士”、“門客三千”的人不是沒有。

但真正成事的可沒幾個。

成事後卸磨殺馿的可不少。

最有名的就是勾踐了。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多麼勵志啊!

然吳國滅了後,幫助勾踐滅掉吳國的文仲結果又如何呢?

范蠡給文仲寫的信中可是寫出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沒有見到張文哲本人,柳柊不會輕易下決定。

柳柊坐在人群中,圍觀眾人展現自己的才華。

可惜,空談的不少,死讀書的人也不少,真正有能力的沒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