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我不是來報捷的,是來要人的


                 景隆帝頓時神色一愣。

  眉頭緊皺,詫異萬分,完全不明所以。

  岐山關大捷?什麼大捷?

  岐山之地的堪輿圖,他早與朝中一眾武將,研究推演了無數遍……

  面對三國合盟,十多萬精銳敵軍的猛烈攻勢,岐山守軍唯一能做的,恐怕也只有後撤到岐山關一帶。

  一邊佈防堅守,一邊等待朝廷援軍。

  雖佔據地形優勢,易守難攻,可終究實力相差太懸殊,能堅守半個月不被攻破,就已經是天大的奇蹟了!

  更重要的,那岐山關總體由兩座高聳入雲的奇峻山脈形成,全是陡峭懸崖,人跡罕至……

  就算要殊死一搏,從兩側高山發動偷襲,也根本絕無可能!

  怎麼可能會有大捷?

  抬頭望向陳皇后,卻見對方,同樣滿面疑惑與不信。

  儘管如此,也只得起身,大步朝外面走去。

  剛與皇后走出殿門外,便只見在一宮內小太監的帶領下,後面行色匆匆跟著一個身穿盔甲行伍打扮的漢子。

  約摸三十來歲,個子不高,但身材結實,皮膚黝黑,看著倒是個憨厚老實之人。

  至於腰間佩刀,自然早在進宮之時便解下。

  明顯這一路行來,那小太監已交代過宮中禮儀……

  瞬間,便已大步衝到兩人跟前,單膝跪地雙手抱拳。

  有些緊張,一聲大呼,“末將,岐山駐軍振武將軍麾下百夫長,暫領藍平縣公座前親衛曹武,拜見陛下與皇后娘娘。”

  至於此人口中振武將軍,景隆帝自然清楚,名張敢,昔日京畿大營駐臨州守軍振武校尉……

  當初前任臨州判司徐敬之,擅自調動城防司官兵,欲給太子與那王修小兒栽贓一個暴民造反的罪名,緝拿下獄,也正是那張敢,率大軍入城護駕。

  再後來,與南楚那場才學比試大獲全勝,兵部尚書錢正臨機專斷,命這張敢率領幾千臨州守軍,一同前往岐山之地接管防務。

  至此,才升了振武將軍。

  可此時,景隆帝哪顧得了深究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