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卿言甚善

  兩個一模一樣的茶盞擺在同一個桌子上,哪一個更高一點?

  王師旦直接懷疑褚遂良腦子壞掉了,當然他可不敢直接地得罪褚遂良。

  於是很認真地看了看,然後為難地說道:“這個恕我眼濁,真看不出來哪個更高,好像是一樣高的吧?”

  褚遂良又笑著端起他手邊的茶盞,託得幾乎與眉毛齊平了,又問道:“現在看哪一個更高一點?”

  “這當然是你手裡的更高了。”

  “嗯。”褚遂良把茶盞放低,輕輕地吹了吹,又颳了刮,小吸了一口,慢慢地放下茶盞,說道:“原本看不出高低,只要有人捧立馬就高了,君不見他二人與吳王殿下親密無間麼?”

  “哦,多謝提點,此乃正理。”王師旦頓時恍然大悟般地豎起了大拇指,自己個這考功員外郎是誰任命的,自己能不知道嗎?

  要不是長孫司徒,這考功員外郎鐵定是吳王殿下的,跟自己半根毛的關係都扯不上。

  現在自己當上了考功員外郎,若是讓張昌齡和王公治高中皇榜,那豈不是忘恩負義之舉?

  恩不恩、義不義的還好說,得罪了長孫司徒,那可不是官還能不能升的問題,那是命還能不能保住的問題。

  李世民每天“掙扎”著起來,到長孫府去看望長樂,一回宮就倒在病榻上,精神是一天比一天少,氣色一天比一天差。

  所有的奏章都交給長孫司徒全權處理,基本都不往皇帝面前送了,絕大多數都是直接送到長孫司徒手上。

  一天長孫司徒讓人送了一個信封給皇帝,李世民打開一看是今年科舉錄用的進士名單,從上到下的掃視一通,並沒有看到張昌齡和王公治的名字。

  這個名單是閱完卷就出來了,得先送給皇帝過目,然後才能放榜。

  李世民感覺不大對勁,他看過張昌齡和王公治的文章,就算不能名列前茅,也不至於落榜吧?

  “把王師旦給朕叫來。”科舉大事容不得營私舞弊,李世民很重視這個事。

  “是。”陳文應了一聲,躬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