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應該能稱你的心

  長孫無忌心裡默默的長嘆,要扶惠褒須得趁早,現在去扶,晚了。彡彡訁凊

  現在去扶他,他不會領你的情,只會認為你是見風使舵,表面上他會極度的感激你,等他根基扎穩,回手第一刀就是給你的謝禮。

  不行,太子這個位置誰坐都比惠褒坐強,惠褒主張開科取士,讓寒門士子做為一股新鮮血液補充到官僚當中來,這樣對士族大家是一種極大的打擊。

  惠褒主張重修《氏族志》尚官不尚姓,就是要讓皇族立於士族之上,他主張皇權集中,權力都要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扶他上位等於給士族找了個敵人。

  皇帝現在明顯是支持惠褒的,除了惠褒還能扶持哪一個?嫡系皇子只剩下雉奴一人了。

  雉奴年紀小,現在教導還得及,而且沒幾天李泰就要去洛陽了,這正是個大好機會。

  長孫無忌想不明白李泰這個時候去洛陽做什麼,說是去建佛像給阿孃追福,用這種手段來搏聖寵,果然是不錯的想法,但是沒必要親自過去督造。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你只有在皇帝身邊轉,你才能有更多的機會。

  若不是參透了這個道理,長孫無忌早就去封地逍遙了,世襲刺史是多美的事?自己為啥拒絕?不就為了留在長安城嗎?

  李泰比他還懂這個道理,若不然也不會以出家及守靈為手段去打動李世民,讓自己留在皇宮裡照顧三個小鬼頭。

  李泰更知道一段感情夯實基礎之後,還需要點調味劑,人和人相處得久了,難免會生厭,沒有別離哪來的思念?

  洛陽離的不遠,隨時都可以回來。自己不走,顯得不給太子機會,自己走了,太子才好施展,一對離心離德的父子合作起來,想必是很愉快的。

  李泰之所以堅定要走,最主要的原因是看著李承乾一天比一天發瘋,他真怕哪天張玄素的遭遇會在自己身上重演,還是出去躲躲的好。

  出去之前該溝通的感情還是要溝通的,李泰從兩儀殿出來就直奔東宮,他笑呵呵的來到李承乾的面前,這次太子的屋子裡好歹有四個小黃門子在屋裡站崗。

  李泰躬身一揖,恭恭敬敬的一句:“見過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