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云溪 作品

186.薯蕷/生變 人得自己立著......

沈烈過來,看到桑蘿手裡的東西時輕咦了一聲:“有這東西?”

桑蘿看他:“你識得嗎?”

沈烈卻是搖頭,“去年回來的路上在山裡看到過,當時在深山裡很久了,沒有糧食,全靠打獵和山貨裹腹,就烤了幾個餵給陷阱裡獵到的野豬仔吃了,觀察了兩天野豬沒事,我們摘了好些,那段時間沒少吃,味道還不錯的,沒想咱們祁陽一帶也有。”

大家離得原本就近,聽到兩人對話知道是找到什麼新吃食了,紛紛湊了過著就往桑蘿身後的那片灌木看去。

許掌櫃問:“桑娘子認得這個?”

桑蘿點頭,脫口想說山藥豆,想起法,改口道:“零餘子,一種藥材,可藥用也可食用的,是好東西,不過最好的可不是這個,這東西收貨在根莖。”

一句話給沈烈幾人都說懵了。

“和芋頭一樣長在土裡?”

不是,長在土裡的,上面怎麼還掛果啊?那他們去年是不是有點兒傻,白瞎了多少吃食。

桑蘿只看三人表情就猜到了,笑道:“是,不過這會兒還不成,你們認認這藤吧,零餘子可以先摘了,這東西摘了土裡的薯蕷才能長得好,大概再過月餘才好採挖。”

大乾朝還真有山藥,但沒有普及種植,是被當野生藥材採挖的,富貴人家也拿這個做藥膳以做食補,原身記憶裡是知道薯蕷的,見過端上餐桌的,但不知道零餘子。

一聽桑蘿說薯蕷,許掌櫃一臉驚奇地拉過身旁藤蔓細瞧:“這就是薯蕷?”

他們東福樓也有藥膳的啊,但許掌櫃光見過總號那邊給送過來的薯蕷,還真不知道這東西種在地裡時長什麼樣兒,而且他在祁陽縣甚至都沒收到過山民來賣這個,大多還是靠東福樓總號給送一些。

桑蘿一點頭,許掌櫃樂了,“這山裡要是有薯蕷,那咱們今年可能省不少口糧了。”

陳有田是種地的,最關心就是這個,湊過去問許掌櫃:“這東西收成很高?”

眼睛不由就往那藤蔓的根瞧去。

許掌櫃也不大清楚,不過還是道:“應該還可以吧,我們東福樓每年能得總號那邊送一些過亮了,這裡可都是正經靠刨地過活的。

桑蘿聽著半人高,想想現代的可不止啊,不過那都不知經過多少代的培育了,野生的,半人高沒準已經是品相好的了,便道:“到時候挖挖看就知道了,其實這東西山地林下都能長,明年開春咱們也能找地方試著種種,也不用特意開地,就咱們住的那山裡種點兒。”

知道有能頂口糧的山貨,還高產,能種,大家幹勁都不知高了多少,陳有田激動得直搓手,平時話並不多的人,難得跟桑蘿商量:“阿蘿,這以後出來找山貨,要不你多跟出來幾趟吧,我覺著你認得的東西多。今天擱我們,要麼把那薯、薯蕷是吧?當柴砍了,要麼頂多摘上邊幾個果子就走了,哪知道地底下的根塊才是能吃的啊。”

讀書是真好,他準備回去好好敲打老二了,不,連大山也得一起,家裡要說認字積極的,就小丫兒,大的兩個差得多了。

陳大山還不知道自己很快得跟沈烈作伴一起抱著《千字文》啃了,還傻樂,他是識得那零餘子藤蔓長什麼樣的,也沒多看,已經跑回去繼續幹活了,木樁子打得哐哐的。

許掌櫃聽陳有田這麼一說,也應和:“是,桑娘子在這方面確實懂得多。”

去年那短短几個月,折騰出好些個吃食來,除了東西市賣的豆腐醬幹,和他們合作的素毛肚,和縣裡其他鋪子應該也有合作。

從前不清楚沈家情況已經覺得她很本事,現在對沈家之前的境況清清楚楚,那桑蘿之前做了送到縣城裡賣的東西是怎麼來的?

除了那豆腐有跡可循,大概知道原料應該是黃豆,其他的可都猜不出來,像那素毛肚,他至今想不出是什麼做的。

“行啊。”

原以為是和以往一樣,再尋常不過一次出來採集,桑蘿本身也愛往外走,能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往外跑跑能改善家裡的條件又能散一散,多好的事,隨口就應了下來。

孰料在第六天,桑蘿、沈寧和施二郎媳婦正曬著這一趟出來的另一大驚喜板栗呢,才出去一個多時辰的沈烈一行人匆匆趕了回來,臉色十分凝重。

“內圍進人了,十多人。”

桑蘿有些詫異,有本事進來的先前應該就可以往裡走了,怎麼會是這個時間點?內圍山裡有的東西,外圍應該也不缺,那只有一個可能。

“外邊又生什麼亂子了?沈烈搖頭:“不知道,我們倒是想問,當時在山上遠遠看到了,等下山已經找不到人了,只能先回來跟你們匯合。”

只是防動物的話有個圍牆還行,要防人的話,桑蘿她們這裡留的青壯不夠。

周癩子原是留守的,聽說內圍進了人,心下已經急了,他家裡只妻兒在家,真正能護著家裡人的也就長子。

不止周癩子急,這裡誰沒有牽掛啊。

沈烈和陳大山這一行人早在外邊就商量過了,馬上折返,左右這幾天收穫也不錯,每家板栗去了外邊的刺苞應該都能有半麻袋多,再加上燻肉、零餘子和其它山貨,帶來的袋子和揹簍雖未全滿,也不差什麼了。

“都收拾收拾吧,這就往回走。”

大多數已經曬好的東西都是裝了袋的,只有眼下還在曬的那些,收拾起來也快,不到兩刻鐘就整裝出去,把木圍欄的門帶上,一行人往回趕。

從紮營點到周家有近三個時辰的路程,只走了一個多時辰,他們就遇見了兩批人,第一批看到他們就避了,而另一批只十餘口人的,有老有少,其中有兩三人帶傷,看著像是被猛獸撕咬的,因有傷員,行動不快,迎面遇上沈烈他們避之不及,被陳有田和周癩子叫住打聽情況。

看沈烈他們這一幫人身上都挑著不少東西,人群中又有女子和小孩兒,對方面上的戒備倒是鬆了鬆,為首一老者道:“祁陽縣沒了,聽說是朝廷有什麼平亂的大軍過來,一路殺了不少叛匪,之前佔了祁陽縣那一幫盜匪把願意要的人帶走,不願要的殺了,一把火把祁陽縣給燒了。也有不少之前從匪的人逃進了山裡,現在外邊太亂了,搶糧都是輕的,我們這樣的是不敢呆了,只能往這裡邊到這裡環顧大山,話音淒涼,“我們這些人扎進這深山裡,能活幾天,能有幾個人全乎活下去也不知道。”

沈烈一行人聽說祁陽縣被一把火給燒了也久久回不過神來,尤其是許掌櫃,他手底下多少老夥計都在縣城啊,賬房、大廚、夥計……

他甚至不敢深想,他們是被帶走的那群,還是被屠殺的那群?怔怔說不出話來。

陳有田倒是看那老者眼裡隱有淚光,又見他們老弱不少,沒受傷的青壯沒剩幾個了,心下不忍,想著離上回建的那個安全點不算遠了,轉頭低聲問沈烈和陳大山意思。

路上遇見了,伸手扶一把,兩人都是沒意見的,都點了點頭。

陳有田便問那老者:“老丈這是往哪去,還往深走嗎?”

他看那三個傷著的年輕人,情況並不太好。

老者也猶疑,道:“天黑前找個山洞落腳吧。”

陳有田:“老丈要是信得過我們,往回走一程我們有個平日裡打獵時休息的地方,先往那裡歇一歇,我們築了木圍牆,要更安全的話你們再用石塊圍一圍也行,好歹讓那幾個後生把傷養一養。”

至於是不是以後把那地兒還回來,這又不是從前太平年月的房子,不給這老丈一家住,很快也會有別人住,這會兒人活著都不容易,也無心計較。

說到這裡想起來:“進山的人不少的話,也不知道那地兒現在有沒有被人佔住。”

老者一聽能有個安全的落腳地,心下激動,但家裡還有婦人孩子,又怕遇到歹人,面上神色一時變了幾變,只再看陳有田這一行人,都是面慈的,加之看到他們中有人身上揹著成卷的狼皮,看女人孩子神態也沒什麼不對,這才放鬆下著就作揖。

“當不得。”陳有田忙避開,道:“那走吧,不算遠。”

帶他們這行人原是順路的,只要往裡稍繞一繞,一進一出要多費自家半個時辰的光景,但看著那一家子有老有幼的,青壯還帶傷,能順手幫的時候也是真不忍心就這麼過去。

把人領到上一趟行獵歇腳的安全區裡,想是外圍的人才剛往裡跑,這裡還沒人來過。

那一家人看那圍了一整圈帶門的粗木圍牆,再看到裡邊還不少能遮風避雨的棚子,因山裡時有夜雨,棚子上還蓋了厚草簾,激動得都不知怎麼相謝好。

陳有田也不受那謝,只說還要趕路,道一聲保重,一行人很快就離開了。

老者遠遠的目送,等看不到了,才與家人道:“遇上好人了。”

轉頭囑咐家小:“快收拾收拾,旁邊撿點柴和石塊先安置吧。”

~

陳有田他們幫人是順帶手的事,轉過身就沒再惦記這事了,想的是周癩子一家。

周家現在經營得不錯,但離他們山谷還是有點距離的,半個時辰的路程,單門獨戶,少不得有幾分風險。

沈烈他們當初也是沒想著外邊會這麼快生了變故,這會兒倒有些踟躇起來。

離村外村稍近些的位置小山洞還有,當初他們自己選山洞的時候沒選中就是因為那些位置關照不到山洞入口,關照不到,自然也不會看到,但他們這些人中的老弱婦孺一個不見,周家是清楚他們原有多少人的,想也知道會是異常。

不過對周癩子一家倒還算信得過的,尤其是周家人本身就仰仗他們帶著在山裡打獵採集,不缺吃喝,更不至於生什麼歪心思。

便問了周癩子父子的意思,要不要這邊門頭掛鎖,先往離他們近點的小山洞住去。

周癩子卻沒馬上應,只道:“再看看情況吧。”

到周家已經是午時末了,往外行時又遇見過一撥人,不過遠遠見到他們青壯多,都避開了。

周家木門緊閉,周癩子站在外邊喊了門,周家大郎才匆匆奔過來開門,周家母女也跟了出來,不過沒太往外站,只在院裡。

周大郎神色微有幾分緊張:“爹,山裡,道:“得有二三十人,看著像是一大家子的,看到咱們這院子站著瞧了會兒,也沒說什麼,很快就走了。”

周癩子心下一緊:“可瞧出有沒有惡意?”

周大郎搖頭:“應該沒有,倒像是打量咱這高院牆是怎麼圍的。”

周癩子鬆一口氣。

也是,惡人倒敢留在外圍山裡討生活,外圍人多,秋天山貨也多,一時餓不著,被惡人嚇怕了的才拼著被虎狼吞吃的風險往深處逃。

說起來這會兒進到內圍來的人也是運道,至少這一片沈烈他們這一幫人清過,真正闖過外頭那一片屏障區域,進入這一小塊倒還算安生的,有猛獸,但不會特別多。

只是他們家往後還是要多加點小心了,至少夜裡不能全睡下,他和兩個兒子得輪番守夜,警醒著點才行。

陳有田看他,問:“真不去我們那邊嗎?山洞是小些,但離得我們近,真有什麼事弄出響動來也能有個照應。”

周癩子卻搖頭:“不用,院牆足夠高,我們家人也多,而且現在往內圍到底跟我們家應該都是一類人,倒也不用那麼緊張,真到了亂了,到時再託求你們關照。”

陳有田看他拒了,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麼。

倒是陳大山,問了陳有田一聲,把他爹常帶著但卻甚少用到的弓箭拿了出來,遞給了周癩子,道:“周大伯,留著防身吧,在院裡立個靶子平日多練練準頭,多削些竹箭,回去我用獸皮做弦再做兩把,明天給你們送過來,到時教教你們。”

周癩子看陳大山送他一把弓箭,有些激動,這圍牆好些地方可是做了觀察口的,用弓箭是最好防守的,他接過那箭撫了撫:“好,多謝了,有這個就更安全了。”

陳大山點點頭,他袖裡其實有一瓶箭毒,只是形勢還沒到那份上,且這藥雖是他家的,真要給出去的話卻是把後背交付出去,與其給藥,不如讓周家人換個離他們更近些能照應到卻又不會直觀看到山谷入口的地方去住,是以先壓了這心思。

等沈烈一行人離開了,周家人把院門關上,上了幾道重閂,週二郎這才問:“爹,咱真不去沈烈他們附近住嗎?”

周癩子搖頭:“能不去就不去。”

“為什麼啊?”

周癩子就看自家媳婦,之所以拒絕,其實還是因為前一陣跟他媳婦閒談說起沈烈他們這些人住哪的事情,聽了他媳婦幾句話,所以今天才會兩次拒絕。

他不是多聰明的人,被兒子問起來,下意識就看媳婦。

周癩子媳婦便接過了話,“因為不合適。”

看兄弟幾個一臉糊塗,她問:“你們看沈烈和大山還有另幾家人,他們對咱家怎麼樣?”

周大郎:“沒得說的,帶咱進山,給咱安家,連打獵其實都是照顧著咱們才一徑往這個方向走的。”

週二郎也點頭:“那是相當好了,幫咱把什麼都考慮過了。”

周癩子媳婦就道:“可不就是了,打從一開始帶咱進山,對咱家就沒得說的,極盡關照,但你們剛才也聽到了,他們住的地方附近是還有山洞的,為什麼一開始沒把咱往他們住的地方帶呢?”

周家兄弟都給問住了。

周葛道:“因為不方便吧。”

周癩子媳婦點頭:“就是這個了,雖然不知道具體原因,但應該就是不方便,大夥兒幫咱家夠多的了,沒到情況特別危急的時候,咱能不給人添麻煩就不給人添麻煩。”

“說到底,人活在這世上得自己立著,日子是得自己趟著過的,自己站得直的人,遇山遇坎人家都願意幫扶你一把,一徑靠人扶著,扶久了誰都會累。”

周家兄弟聽得連連點頭。

周癩子媳婦這才道:“行了,你們父子幾個照大山說的扎幾個靶子去吧,那箭好好練練,練好了也是本事,真到要靠過去讓別人幫的時候,咱也不是什麼用都頂不上的。”

說話聲細弱,卻把幾個兒子聽得是滿腔的熱血,週二郎和週三郎應一聲就奔去抱乾草扎靶子去了。

周癩子媳婦笑笑,這才看男人和兒子帶回來的袋子和揹簍:“這回都弄了些什麼?”

周癩子聲音不高,卻很歡喜:“三十多斤肉,還有半袋多板栗,還有個東西叫零餘子,阿烈媳婦認出是一種藥,蒸著吃好吃,而且再過一個多月,長零餘子的那種藤根部還能挖出這零餘子和以後收的那個叫薯蕷的,補身子,讓你每天吃點,對身體好的。”

“能補身子?”

“對,說是溫補的,我也不懂,反正吃了好,以後我多找點,這東西我們不吃,都給你吃,你多補補。”

夫妻倆臉上全是笑意,周葛在一旁瞧著,臉上也帶了笑,回屋去把家裡新做的大圓笸籮搬出

山藥古名薯蕷,後先後為避國諱改名兩次,成了山藥這個名字。最早的記載出於先秦地理志《山海經》公元前770年~前256年,最早的食用記載見於春秋時期衛恆公,為懷慶府(今河南焦作)向周王室進貢之物。不過當時可能是野生的,更多記載於藥書裡面,可能沒有人工培植,最早的人工栽培記錄見於西晉《南方草木狀》(公元304年),北魏《齊民要術》對之加以引用,但列於非中國物產者一卷。唐末《四時纂要》中引用道士王旻《山居要術》中的種薯蕷法,記載了山藥切段栽培和制粉方法,可見山藥人工馴化始於南方,隋唐之後北方有栽培。宋朝之後,山藥才開始趨廣泛種植。——以上,來自網絡上查到的資料。感謝在2023-11-1721:12:11~2023-11-1820:15:2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