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鴉之潮 作品

第237章 邊疆進軍:神盾星區


                 在人類之主開啟他的偉大遠征的第八十三年的末尾,終於有一支高舉雙頭鷹旗的龐大艦隊,第一次駛入了銀河系的遠東邊疆。

  這意味著:又一塊曾經混亂無比的星域,將會脫離紛爭時代的絕望與無序,拜倒在神聖泰拉的權威之下,並且成為人類史上最偉大最瘋狂的戰爭機器的一部分,這會讓它們臭名昭著,再留名青史。

  這帶來了神聖泰拉福音的龐大使團,由精銳盡出的一整支破曉者軍團、數以百萬計的凡人輔助軍部隊、來自瑞扎和提格魯斯兩個鑄造世界的護教軍,以及好戰者泰坦軍團與驕陽泰坦軍團中最優秀的神之機械所共同組成,單單是為這支遠征大軍提供補給各式物資的運輸船隻就多達了四位數,它們是數支專門的後勤保障艦隊的骨幹,源源不斷地從阿瓦隆、格拉斯頓甚至是奧特拉瑪駛出,緊跟著遠征艦隊開赴遠東邊疆時所留下的無形軌跡。

  而阿瓦隆的女暴君,大聯邦的主宰,第二軍團之主,則是這一切力量和財富毋庸置疑的統治者,雖然她並不是經常在公共場合拋頭露面,卻恰到好處地保持了掌握著權威的神秘感,而她的黑色爪牙們則是紛紛得到了正式的編制,佇立在阿瓦隆的光芒與陰影中,冷眼觀察著凡人對於拂曉之主的臣服與否。

  那些心有反骨、暗懷不滿、拖延低效、腐敗無能,又或者是悄悄將對於帝皇的崇拜放在蜘蛛女皇之前的家族與大人物們,都會在不知不覺間失去他們的權威,而那些更為頑固的傢伙,則會在一個略微喧鬧的夜晚之後,人間蒸發,再也不會有人記得他們。

  這些暗影中的觀察與清洗是極為迅速和血腥的,它不過是第二軍團之主心中那陰沉湖泊中的一滴黑水,是她對於那些反抗者所散發的致命惡意,是被內務部放在銀白桌案上的最平凡的一封彙報,卻足以讓數以萬計的性命與家族,在一夜之間消失。

  但除此之外,但如果對於複雜的政治和更高的野心毫無興趣,那麼更多的凡人其實甘心於受到蜘蛛女皇的統治,對於昔日既得利益者們的血腥清洗所得到的財富,只需要稍稍洩下一絲,就能夠輕易地餵飽他們的腹囊,而當一個更為安全與穩定的社會傲立於帝國的雙頭鷹旗之下後,紛爭時代的牢固階級和家長統治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第二軍團之主那冰冷的邏輯。

  順則苟昌。

  多勞多得。

  只要肯低下頭來,忠誠於摩根的統治,為第二軍團之主的需求而添磚加瓦,就可以得到一份與努力所相對應的,毫無拖欠的報酬: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多,一切就像是冰冷的交易機器一般,沒有腐敗與縱容的生存土壤。

  摩根雖然對打造一個令所有凡人安樂的人間仙境毫無興趣,但她也的確不是一個以子民的痛苦來取樂的昏君,她的統治非常冰冷、高效與理性,所追求的並不是最大限度的從底層榨取,而是發動起每個人的力量,以一個高效的準軍事化社會的姿態,去在大遠征的浪濤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用血腥財富的增長來取代分配的矛盾,從而達到讓所以個體、集體與階級全都滿意的地步,屆時,自然無人會在意蜘蛛女皇對於所有人的予求予奪。

  從短期來看,這種模式的收益也許不如泰拉政府那簡單粗暴的十一稅,但是記錄在第二軍團之主腦海中的知識清楚地告訴她,那樣的剝削統治只會讓整個政權在離心離德中崩潰,它會在最短時間內見到效果,也會在一段時間之後釀成無窮無盡的禍患。

  而摩根所需要的,是一個更長久的統治,是一個會在一個多世紀後團結一致,並且依舊對她高度忠誠的國度:與人類之主不同,現在的蜘蛛女皇並沒有物資方面的巨大需求,這是她的一個優勢,她當然會好好應用。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可以一蹴而就的過程,在摩根的規劃中,她需要一代人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完成她對於阿瓦隆聯邦的改造。

  以正常的政治學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畸形且錯誤的政策,是一個遲早會坍塌的空中樓閣,但是在大遠征的狂熱浪潮之中,但是在這個冰冷且瘋狂的銀河之中,它卻又是一個極度合適的舉措,一個恰好站在了時代風口的幸運兒,一個對於更多人來說來之不易的,相對正常的軍事政權。

  也許這就是人類帝國所要面對的悲哀與可笑:在這個銀河中,哪怕是一個立足於貪婪與利用,旨在擴張與掠奪的統治,只要其稍稍地符合正常人類社會的認知,隨意地頒佈幾道最尋常的公平,就足以稱得上是仁慈與慈悲了。

  就像在一些被破曉者們解放的奴役世界上,摩根的雕像以救世主和解放者的名義被豎起,用來歡慶帝國的巢都取代了異形的皮鞭。

  第二軍團之主對於這些口頭上的感激毫無波瀾,她更在意的是這些世界會為她帶來多少的財富,會讓她的國度強上幾分,並且這國力中又有多少會轉化為被她緊握在手中的力量:這最後一點,才是摩根唯一關心的事情,也是她心甘情願負擔起統治重擔的唯一原因。

  懷揣著這樣的渴望,身負著這樣的想法,堅信著在阿瓦隆星區屢試不爽的統治模式,摩根的野心伴隨著破曉者的軍鋒,衝破了帝國已知世界的邊緣,駛向了名為遠東邊疆的富饒之土。

  她的艦隊從阿瓦隆星系那日益龐大的星港出發,在提格魯斯得到了新的鑄造世界與泰坦軍團,隨後便一路向北,途徑三個規模非常小的鑄造世界,通過合約與扶持,讓他們變成第二軍團在這場【邊疆進軍】中的後勤補給基地。

  大約兩個泰拉標準月之後,人類帝國的艦隊來到了遠東邊疆的第一個星系:神盾星區,它是整個邊疆地區的麵包籃,擁有著足以讓人留戀的巨大價值。

  豐饒的農業世界在這片風平浪靜的星區內比比皆是,而雙子世界曼洛克和赫爾多則是他們的主宰與皇冠,憑藉著優渥的地理位置和超量的糧食產出,即使是在紛爭時代的混亂之中,神盾星區也沒有遭到更多的騷擾,不甘寂寞的赫爾多甚至在打造一支艦隊,渴望建立屬於自己的驕傲霸權,而它一旁的兄弟曼洛克雖然是一個堅定的孤立主義者,卻也住滿了不願屈服於天外來客的古老氏族。

  可想而知,當雙頭鷹的羽翼延伸到他們統治了千百年的疆土的時候,這些袖珍的口袋國度自然只會給出一個回答。

  ——————

  赫爾多與曼洛克分別用傲慢與不卑不亢的語氣拒絕了帝國使節的勸降,而這些摩根麾下的外交官們其實也沒多少談判的誠意,他們最大的任務就是考察這些世界的實際情況,來讓他們的主君能夠做出合適的裁定:並不是每一個世界都配得上摩根的統治。

  女王的裁決不容質疑:在最後一名帝國使節離開後的幾個泰拉標準時之後,第一艘帝國的戰艦就躍遷到了赫爾多星系的邊緣,隨之而來的,是再無餘地的冰冷攻勢。

  帝國海軍的艦隊和瑞扎的機械戰艦是第一次虛空海戰之中的主力部隊,而當曼德維爾點附近的空域被人類帝國所徹底掌握的時候,滿載著阿斯塔特戰士的戰鬥駁船才魚貫而入,他們正巧趕上了赫爾多的主力艦隊滿載著炮彈和魚雷,氣勢洶洶的殺來,而填滿了帝皇天使的登陸魚雷則給了這些反撲者一個措手不及的打擊,公共頻道中的混亂與哀嚎響徹了三個泰拉標準時,便以破曉者式的寧靜而告終。

  缺少強大戰士的赫爾多人以一種突兀卻又理所當然的方式吞下了苦果,哪怕是那些最為古老與強大的主力艦,在被登陸了一個連隊的阿斯塔特戰士之後,它們唯一的結局也就只能是成為破曉者軍團的戰利品與新力量,僅有的抵抗者也不過是讓戰艦的甲板和走廊變得更為髒汙,在摩根之子們的動力劍和爆燃槍面前,赫爾多人遲緩地意識到了,他們迎來了一個怎樣的對手。

  但他們明白地太晚了:在戰爭爆發的八個小時之後,所有的赫爾多戰艦要麼化作了燃燒的廢鐵,要麼成為了帝國海軍的一部分,圍繞在其近地軌道上的強大防禦力量雖然讓第二軍團苦惱了一會,但是瑞扎的賢者們沒費多少精力,就將致命的電子廢碼輸入進了每一座要塞的啟動程序之中,而這些蘊含著有趣小技巧的遠古造物,則是成為了機械神甫們此行的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