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安邦 作品

第16章 分歧


                 聽得這一句話,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伍安邦的身上。自從伍安邦到任以來,伍安邦的存在感都不高。這一次,突然被唐兆山點名。頗有一種第一次亮相的感覺。

  伍安邦心中冷笑,唐兆山這是欺負自己年輕不懂這裡面的門路嗎?

  一個鄉鎮,組建環衛部門,這在國內都是屬於極其罕見的事情。

  但伍安邦也嗅到了一絲不太尋常的意味。沙河鎮並非是要組建環衛部門。而是要把環衛對外承包出去。

  剛才唐兆山說了一大堆,說什麼沙河鎮的環境髒亂差嚴重影響了沙河鎮的城市面貌。又是和對面的三岔河鎮和金山口鎮做了對比。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沙河鎮的城市形象已經到了勢在必行的地步。

  可卻又不成立正式的環衛部門,而是採取招投標的方式引入民間資本來負責整個沙河鎮的城市環境衛生。這就是問題所在。

  別人不清楚,伍安邦是清楚的。

  不瞭解體制內的人,大多都以為體制內的領導幹部想要搞錢,要麼就是修路,要麼就是工程基建。

  殊不知,這樣的項目的確來錢快,來錢多。但風險也極其巨大。

  但事實上,環衛、園林綠化這種才是一個看不見的隱形蛋糕。以沙河鎮為例。按照唐兆山的說法以268萬為基準預算。招募150人規模的環衛工人隊伍。如果都是拿編制的正式工。工資、社保、福利待遇、醫保等等這些加起來,每月少說一點1600塊一個人是必須要的。一年下來,平均一人一萬五。加上辦公支出、設備採購,一年268萬的預算的確不貴。

  可問題是如果是外包。這些環衛工可沒有社保醫保這些。在沙河鎮這種地方,每月給600塊,招募一些四五十歲的人,有的是人願意來做這個事情。一年算下來,這一個人的差價就是七八千,心狠一些。一個環衛工的差價一萬都能做到。

  一個環衛公司,一年的利潤最少150萬!

  還有園林綠化,沙河鎮區域範圍之內的公路行道林、城區的城市綠化,花壇,等等細數下來。安安穩穩的,也不承擔風險。一年輕輕鬆鬆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的收益。關鍵是不顯山露水。

  唐兆山這是欺負自己年輕,覺得自己看不懂這裡面的門道。

  還一臉笑容的詢問自己的意見。這是想讓自己背鍋嗎?既然如此,那就別怪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