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一〇四六章 戰車突擊


                 不管什麼樣的戰術,只要能夠克敵制勝就是好戰術。

  兩個擴編的軍,一共十個師的護衛軍以這幾十輛戰車為箭頭,像是一支所向披靡的利箭一般插進了沙俄人的防線上。

  戰爭的消息通過電報傳到伊犁河谷,彼得羅夫斯基知道,這定是敵人的總攻開始了。

  他當即將惠遠城待命的五個師給派了上去。

  這次他要讓護衛軍在喀什河谷碰的頭皮血流。

  這五個師並非是他手中的所有兵力,他們在惠遠城還有五個師。

  另外還有五個師在伊犁河谷的其他地方。

  加上現在喀什河防線的五個師,他手中一共有二十個師,將近二十幾萬軍隊。

  一次性集中這麼多的軍隊,對於沙俄來說也是非常吃力。

  在克里米亞戰場上,沙俄人投入了七八十萬兵力,但是這七八十萬兵力可不是一次性投入的。

  通常情況下,前線的士兵也就是一二十萬。

  而且,你要知道,克里米亞距離沙俄的核心區域並不遠。

  而這裡可是伊犁河谷啊,從這裡到莫斯科要穿越千山萬水。

  而且沙俄人還沒有鐵路,他們的鐵路在英法的幫助下,也才修到了烏拉爾山脈。

  西西伯利亞這段路基本上全都是靠馬車拉。

  夏季來臨,西西伯利亞的凍土融化,道路泥濘不堪,非常難走。

  這些物資運送到前線,不知道要花費他們多少成本呢。

  回到戰場上,突破了沙俄人第一道防線之後,許樹發現戰車的推進速度變快多了。

  之前對戰車阻擋最厲害的就是那些大型的堡壘。每一個都要花上半天功夫才能夠敲掉。

  偏偏那些堡壘中的火炮對戰車有一定的威脅,又不能放在那裡。

  戰車在前面開路,步兵跟在後面衝進敵人的防線內部,然後再向兩邊分開。

  就像是張開的翅膀一般不斷地壓縮兩側沙俄人的空間。

  只是戰車也就只能幫他們做到這種程度了。接下來對兩翼敵人的攻擊,就要靠步兵了。

  第五軍51師三團六連沿著沙俄人的戰壕向兩邊推進。

  不過他們的前方出現了個暗堡,暗堡中的機槍封鎖了他們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