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九〇九章 勤勞致富


董良的船隊在卡加延河口的呂港靠岸,他走6路1路視察河兩岸的種植園,主要是想看看這裡的糧食生產情況。

在後世,卡加延河兩岸的平原地區就是呂宋的主要糧食產區。

現在這裡到處都是華族人開辦的種植園,華族將沿河的平原土地全部收歸國有,然後將土地的所有權都給賣給商人經營。

還有1些土地是置換給國內的那些大地主。大地主將自己的內地的土地上交華族,然後可以在華族的海外省分到數倍的土地。

1路看來,情況還可以,只要可以耕種的土地都利用起來,光是這1個河谷地帶養活上千萬人口都有可能。

馬車終於到了蘇家的種植園。蘇家種植園的位置相對比較偏遠,因為蘇文燦的主要生意是種樹。

所以種植園內以山地為主。

董良走下馬車,被眼前的田園風光所吸引。

別人家的種植園都非常單調,僅僅注重功能。

但是蘇家的種植園卻有層次,有不同作物的搭配,看起來像是1個精心設計花園。

甚至在進入種植園的道路兩邊都種上頗具特色的行道樹。

“見過元首。”蘇文燦走到馬車邊上迎接董良,他的態度看起來不卑不亢。

“蘇老闆,咱們好久不見了啊,你可是黑了許多。”董良走下馬車,親切地與蘇文燦握手。

蘇家當初給了董良很大的幫助,可不僅僅是因為蘇達,還有1個原因就是蘇文燦國人的眼光。

蘇文燦笑著說道:“呵呵,確實是黑了很多,元首,聽了您的話,我已經在南洋連續種了3年樹。”

“種樹好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長成了便是固定資產。”

“那是當然,別人現在都羨慕我比他們早種幾年。”蘇文燦面帶自豪地說道。

“元首您請裡面做,喝口涼茶。”蘇文燦帶著帶來了來到種植園的小樓。

正堂的門口已經有近衛軍的士兵在那裡站崗,護衛早就已經對這棟房子進行了檢查。

現在董良出行,安保等級非常高。他也不敢任性,安保工作完全聽從近衛軍的安排。

蘇文燦在莊園中修建的房子有些像閩南客家人的圍屋,4周是厚實高大的牆壁,只有1個小門通到裡面。

圍屋的裡面沿著圍牆修建了3層房屋。

很明顯剛剛打掃過,要不然這種可以生活數百人的圍屋不可能這麼幹淨。

“那些呂宋土著還會出來鬧事嗎?”董良走到門邊,摸了1下這厚實的圍牆問道。

“已經很少了,我這裡的位置比較偏僻,隔著1座山便是土著的自留地,稍微有些危險。向總督已經開始推廣移風易俗制度,讓那些土著從山中搬遷出來,總督府會給他們安置工作,或者遷移到其他地方。”

這個事情,董良倒是知道,向邦跟中樞彙報過。

他治理呂宋的手段比達愛華要激進1些。到呂宋之後,他組建了1只呂宋地方治安守備團,由總督府直接指揮。

這支治安團在土著人中間可謂是臭名昭著。

華族售賣卡加延河谷的土地,勢必影響到了1些當地土著的利益。

那些當初跟著華族大軍後面打秋風的小土著部落,居功自傲,覬覦平原地區的土地。

但是土地都被華族的商人買走,於是這些人經常到華人的種植園中搞突然襲擊,搶奪耕牛種子,甚至殺死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