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六三一章 嶽麓書院


  華族的北伐戰爭已經基本上佔領了江西地區,東路軍的戰線推進到了九江和湖口,現在主要沿著黃州向武昌方向前進。

  沿途石達開留守了一些兵馬,但是這些府縣基本上都被石達開的西政軍洗劫一空。

  西路軍方面,依然沒有拿下長沙。

  趙烈文讓軍隊從外面登上了外城牆,然後由此居高臨下,終於攻破了清軍在外牆內部設置的防線。www..Com

  但是這只是湘軍設置的第一道防線。

  在後面,湘軍依託城內的街道房屋,不知道又設置了多少防線。

  而且在民宅中也潛伏了大量的湘軍。

  整座長沙城由外向內不知道被設置了多少防禦。

  護衛軍發動了一次強攻,在巷戰中,雖然護衛軍擁有霰彈槍和手榴彈等利器,可以大量殺傷湘軍。

  但是湘軍依靠著土製的震天雷以及弩箭,同樣給護衛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僅僅一天時間,進攻的部隊就傷亡了一千多人。

  趙烈文覺得不能這樣進攻。

  南昌城陷落的消息,給了他巨大的壓力。

  他一直頂著副總參謀長的頭銜,只是因為資歷的原因,董良並沒有將他扶正。

  在級別上,他跟那些縱隊司令差不多。

  他知道只有打好這次北伐之戰,他才有可能扶正,並且重新進入中樞。

  但是急躁只會讓他犯更多的錯誤,一個將帥要是犯錯誤了,那麼底下的士兵可能就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因此,他不得不改變策略。

  嶽麓山上有座嶽麓書院,這是湖南人的驕傲,是湖南的文宗所在。

  很多耳熟能詳的名人與這座書院有關。

  王夫之、魏源、曾國藩、左宗棠、楊昌濟、範源濂、程潛、彭龜年、遊九言、吳獵、遊九功、胡大時、吳儆、趙方、陳琦、鍾震、鄭仲禮、顧璘、陶澍、胡林翼、劉長佑、曾國荃、沈藎、熊希齡……

  千百年間,往來客,臺上角,談笑間數風流人物,嶽麓書院未曾遜色分毫。

  有人說岳麓書院書寫了半部近代史。

  董良對嶽麓書院非常重視。因為這裡是少有的幾座注重實學研究的書院。

  而且,嶽麓書院的教學風格極具特色,分為講會和會講兩個部分,講會就是正常的授課,會講則是請全國各地的名人來開講座。

  這讓嶽麓書院形成了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位於內陸地區的書院會是當前華夏最開放的書院。

  他培養出了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培養出了眾多的洋務運動官員。

  戰事吃緊,趙烈文卻有心思坐在這裡與嶽麓書院的山長聊天。

  季忠林正是此時嶽麓書院的山長。雖有功名,卻不願意為官,他的老師戴啟軒問他為何不願意做官。

  他卻說:“眾人都去做官了,那麼學問誰來做,書誰來教,以後的官員豈不是越加的沒學問。”

  太平軍攻打長沙的時候,嶽麓書院就遭受到了浩劫。

  好在那時候書院的學員都躲到了長沙城去。

  回到書院的時候,季忠林看到被砸爛的文廟對周圍的人說道:“如此作為,髮匪不足為慮。”

  在他看來,太平軍根本就是不可能在華夏立足。

  他們將會成為全天下士紳文人的死敵。

  護衛軍打到長沙的速度太快了,而且湘江被第一時間截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