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五五〇章 獨流鎮之殤


大沽口的炮臺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北岸炮臺是獨立炮臺,要小1些,南岸的炮臺較大,分成兩個部分,1座炮臺位於河口南側,防範的是河面,另外1座炮臺對著河口南側的外海。

後世見到的炮臺群實際上大都是第2次鴉片戰爭期間和之後建造的,那都是滿清的亡羊補牢之舉。

這1時空,還沒有洋船北上,此時的大沽口炮臺要簡陋的多。

從卓1清的座駕上看去。

這些炮臺有些像是建在河邊平地上的大土堆子。

通過固定在指揮室的高倍望遠鏡,甚至能夠看到土堆上長出的雜草。

這些隨風搖擺的野草,說明這裡已經很久沒有整修過了。

“讓炮艦編隊以分散隊形靠近南岸炮臺,先去試探1下。”

出乎清軍的意料,這支艦隊並沒有進攻看起來更弱的北岸炮臺。

而是向南岸靠去。

首先受到攻擊的是南岸東側靠近海岸線的炮臺。

主炮轟鳴,如同雷鳴1般低沉。火箭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帶著尖嘯聲1頭扎進突出地面的炮臺上。

炮臺上的壘土被激射4起。火炮位於壕溝內,只有炮口的位置有1個1米多寬的開口。

清軍的士兵們也都在壕溝中穿行。

突如其來的炮擊讓他們感到慌亂,但是並沒有造成什麼傷亡。

就在這時,1枚火箭擊中炮臺的頂部。

爆炸的威力不大,但是火花4濺,那火如同天女散花1般飛到了壕溝之中。

4名清軍戰士抬著1個大木桶剛好被擊中。

火焰灼燒的痛苦,讓1名清軍士兵發自本能地鬆開了手。

“噗通”1聲,沉重的木桶摔倒在地,碎裂了1角。

黑色的粉末狀物從破洞漏了出來,赫然是黑火藥。

那火沾在身上如同附骨之蛆。士兵拼命地將其撲滅,卻是將那團火給抖落在地。

人類發現了火,並且使用了火,創造了人類文明。

但是其骨子裡依然存在著原始的對火焰的恐懼,這與其他的野獸沒有任何區別。

“轟……”壕溝中爆起了1朵蘑菇雲。

爆炸的衝擊波順著壕溝延伸,拐了好幾道彎才停了下來。

這次爆炸對清軍的炮臺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士兵們發覺哪怕是在壕溝中不露頭,也是危險的。

炮擊還在繼續,清軍的炮臺也發起了反擊。

矇住射擊口的蘆蓆被人掀開,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

巨大的火炮歷史悠久,承載著滿清入關時的輝煌,有些還是從大明手中繳獲的戰利品。

“南岸東側炮臺1共有十2門火炮,西側炮臺8門火炮,火炮設置在露天掩體中,開口在1米5左右。司令,也許要抵近射擊了。不知道咱們的炮艦扛得住嗎?”綠漪道。

“抗不抗得住都要上去試試,這樣的的實戰實驗機會可是不多的,壞了我幫他們拖回去修理就是了。”卓1清無所謂地說道。

清軍大沽口炮臺號稱京津門戶,原來也就是這個水準。

清廷還在做夢呢。不過這次殺進海河,對方估計要醒了,肯定會盡全力建設炮臺。

滿清朝廷的那些官員大都喜歡做事後諸葛亮。

亡羊補牢的事情,誰不會做?

“轟……”1聲巨響過後,“福庚號”上前主炮的炮塔中,蔣小波看向前方的炮臺。

對方2號主炮的邊上被炸塌了1塊。

不過炮臺的壁壘非常厚實,這種外科手術式的攻擊效果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