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四六三章 世界一統?

  “元首,你又怎麼能夠保證你這一套能夠拯救我們華夏呢?很多問題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我觀元首實施的政策頗為激進,也許到時候要出更多的問題。”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魏源這才正視董良,剛才他也只是在試探董良而已。所謂君擇臣,臣亦擇君。

  “我想魏先生指的是我華族的土地政策吧。”董良笑道。

  “正是,華族的土地政策類似均田制,但是比均田制更加的激進,要知道現在也不是變亂後的北朝。那時候,北方的人口不過幾百萬,現在整個北方就有幾萬萬人口。你的均田弄到最後就是無田可均。另外,人都是有私心的,你手下的文官武將,他們跟著你起事,難道就沒有自己的想法,均田之後,你如何給他們特權?”

  這個問題魏源想了很久,他一開始看《告華族同胞書》,就覺得華族的政策太過異想天開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無利如何籠絡手下?無利如何鞏固自己的統治?沒有一個穩固的統治階層,怎麼去鞏固自己的統治。

  董良早就已經想過這個問題,也想好了對策,他當即說道:“魏先生,你對這個世界的瞭解要遠遠超過世人。你說說看,這個世界上到底是缺少土地還是缺少人口。英國本土也就不過三千萬人口,卻號稱日不落帝國。北美有兩個華夏大了,也就幾千萬人。還有南邊的澳洲,比咱們中原也不小,只有區區不到百萬人口。這些地方洋人佔得,難道咱們華族就不能佔?”

  魏源當即明白了董良的意思,也知道了他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擴張,不過他有不同的想法:“元首,你這是想將通過擴張來補充國內土地的不足?”

  “正是,而且我們在一些地方會放開土地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人到新土地上去。”董良也沒有賣關子,而是直截了當地說道。

  “元首,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將華夏的人分散出去,文化還能不能傳承,華夏文化的傳承與咱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有很大的關係。你這樣將人都給分出去,會不會造成一個結果,那就是將今後的中華分裂成幾個,有東華、南華、西華……會不會自相殘殺?”魏源說道。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董良所說的擴張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兒,魏源只說擴張之後會出現的問題。

  董良點頭道:“魏先生,你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相同的人在不同的地域也會形成不同的文化。這就叫地域隔離,我記得有個英國人就在研究這個。同樣一種動物,將它放在一個小島上,經過數代的繁衍之後,通常會變成另外一個物種。”

  “就跟生活在新大陸的白人一般,北美的十三州本來是英國人統治,但是最後卻與英國人反目成仇,其實十三州主要生活的人也是英國人後裔,他們是同宗同種,文化也基本上相同,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

  “是啊,那麼元首,今後你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董良道:“所謂的地域隔離是因為缺少交流,我剛才說的小島上會產生新的物種,那是因為這座小島無法與外面交流。”

  “但是現在有了火車,有了電報。通過電報,我可以將消息瞬間傳遞到千里之外,這傳播信號的是電。而電的速度與光一般,魏先生知道光的速度嗎?”

  “另外還有火車和輪船,火車能夠將所有陸地上的城鎮連接在一起,輪船縮短了海上航行的時間。以後人們說不定會發明天上飛的機器,一兩天時間就能夠到地球上任何一處地方。魏先生想必是知道地球的。再過百年,人們興許真的能夠駕駛機器飛到月亮上去,魏先生應該知道,月亮也是一個球體……”

  魏源聽得一愣一愣的:“元首,你真的是我大清的人嗎?

  其實魏源想問的是董良是否是這個時代的人。

  “魏先生,我不是大清的人,但是我是華族的人,你也是華族的人。大清只是華族存在歷史上一個階段而已,而這個階段已經要過去了。華族以及華夏文明將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找到昔日屬於我們的榮光。”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魏源已經被董良說的激動起來了。這種帶著民族情緒的煽動性語句,董良現在已經是手到擒來。

  “先生有沒有發現,隨著這些新技術的出現,一個國家能夠統治的疆域將越來越大。漢唐之時,我華夏經營西域,為什麼到了最後都失敗了,不就是因為運輸的問題嗎?交通不暢,聯絡困難,移民過不去,糧食物資運輸的成本又太高,最終導致我華夏版圖的擴張失敗。”

  “但是那時候要是有火車呢,一列火車運送的物資比幾百輛馬車運送的還要多,而且這個火車的速度越來越快,載重也將越來越大。從長安到西域也許只要一天一夜的時間,這樣的話西域還會丟失嗎?”

  魏源道:“那自然不會。”

  魏源也不是個較真的人,他非常有見識,立刻就明白了董良說的意思。

  他也不懷疑今後火車的技術將越加的先進,因為正是他提出此時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奇快妏斆

  在這個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幾十年前,大海上跑的還是風帆戰艦,但是現在,馳騁在大洋的戰艦已經大多多出一個煙囪。

  誰能夠說清楚幾十年後的事情?

  “魏先生,我們華族已經開始修建福州到泉州的鐵路,向北到福寧府的鐵路也很快就會開修,我現在就可以通過電報隨時知道東番島上的事情,以後電報會造成無線的,建造一座很高的信號塔,我們可以隨時知道大洋彼岸的消息。而且以後我華族的地盤擴張到哪裡,鐵路就修到哪裡。你說,這樣的話,我們是不是可以無限擴張下去?”

  “所以說,如果我們的技術不斷革新,我們華族甚至可以統治整個世界,華夏的文明也將播撒開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算什麼,我們這一代人才是華族的聖人。”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魏源看著董良,心中生出了一種恐懼感。

  “元首啊,你究竟是誰?閩省的山水養不出你這樣的人來啊?”要不是秉持著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原則,魏源都想說,你不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吧。

  凡人會有這樣的野心,會有這樣的見識嗎?

  “元首,我的身體不好,年紀也不小,我估計是看不到那一天了,也許我連華族推翻滿清都看不到。不過我希望你不要被權力迷住眼睛。成為失去控制的殺神,暴秦的教訓,你要吸取。”

  “不,魏先生,你要保住身體,你只有六十幾歲,還在壯年,好好保養,我們華族的醫術發展也非常快,回頭讓我們的向英部長幫您把把脈,開點藥,你就在福州城安心住下來,做做學問,調理身體。”

  “我不需要你出仕,我們華族現在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文化問題,我想在我們華族走出去之前,建立一套自己的文化體系,建立我們華族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你知道嗎?就是大家無論走到什麼地方,都會自豪地說出,我是一個華族人。這也是一種向心力,有了這種向心力,有了這五萬萬人的華族百姓基本盤,誰說我們沒有機會掌控整個世界呢?”

  魏源又道:“但是這個世界上生活著很多人,存在很多的文化,你要控制整個世界,就意味著要造成巨大的殺戮……”

  魏源不是聖母病,但是他覺得無休止的殺戮,最後可能會拖垮華族,這樣的後果太過恐怖了。

  董良道:“我也不高興殺戮,止戈為武,戰爭是為了和平,看不到和平希望的殺戮是沒有意義的。”

  塔讀@
  “所以,我希望我們華族的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儒學為什麼會成為國學上千年時間?不就是因為他有足夠的包容性,將諸子百家都給吸納進去了嗎?”

  魏源終於明白董良要自己這個糟老頭子幹什麼了。

  “元首,你是想讓我與江景禮他們一起來完善華族的文化建設。”

  董良道:“正是如此,先生學貫中西,頭腦中的東西與那些理學大家不同,我華族的文化要想兼容幷蓄,就要吸納不同的思想。而放眼整個華夏,如先生一般的大家沒有幾個。”

  “先生是長輩,我華族需要您這樣的讀書人為華族立命。讓我們一起吧,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華族盛世。”

  按理說,魏源已經過了動不動就激動的年齡,但是此時他卻不自覺地握緊了拳頭。

  原本因為病痛而老邁的身軀似乎一下子充滿了活力,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改變了。

  “那老夫就努力多活幾年,看看華族能夠走到什麼地步?”

  接下來魏源與董良談了揚州的問題,他已經知道江北的紅旗軍是華族的一部分,要不然他也不會被送到這裡。

  他指出江北的根據地最好能夠向北拓展到海州、徐州一線,為將來華族北上中原創造條件。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佔領揚州,進攻淮安讓滿清無法兼顧江南。

  這樣清軍要是支援江南的戰場就要通過河南進入江漢平原。而位於東邊的紅旗軍地盤,反倒是要安全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