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士春秋 作品

第73章 張家父子的野望

在濱河小區的一個單元房裡,張志凱正在輕輕地哼唱。

雖然這小子的記性挺好,但是隻聽一遍,就想把《披著羊皮的狼》整首歌唱出來根本不可能。

在他的身邊,一箇中年人在鋼琴上摸索,然後又在五線譜上畫,最後再在鋼琴上彈奏。

“小凱,這聲音對嗎?”

張志凱聽了,連連搖頭:“不對,爸!不僅曲調不對,更沒有那種蒼涼執著的感覺!”

這中年人是張志凱的父親張誠,他是彭城市文化局的幹部,同時也是少兒合唱團的指導老師。

張誠放棄努力,輕嘆一聲:“你最近一定要跟那個程驍搞好關係,把這首歌的詞曲作者找出來,我要跟他見一面!”

張志凱更是十分無奈:“爸,這還用你說嗎?”

從小就在藝術團裡薰陶,張志凱對唱歌極有興趣,但是上到初中之後,父親卻覺得他嗓音不行,在音樂這方面不可能有大的發展,就讓他專心學習文化。

上到高中之後,父親更是不讓他報音樂專業,要他憑著文化成績考個好的大學。

正因為如此,張志凱反而更喜歡唱歌。

那些年,歌壇上有很多曇花一現的歌星。但是,這些歌星只憑著一首歌到處走穴,居然也能賺個盆滿缽滿。

張志凱就想成為一個這樣的人。

在今天下午的班級聯歡會上,張志凱一聽到程驍唱的這首歌,就知道一定能火。

就在那一瞬間,他突然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如果能買下這首歌,自己成為原唱,肯定比程驍唱得好,那豈不是一炮而紅。

到時候,就算不上大學,他也能輕輕鬆鬆有房有車有女人,甚至能讓謝逅這樣的姑娘主動投懷送抱。

當他把這事說給父親的時候,父親的反應比他還激烈。

在機關裡沉寂多年,張誠已經極度厭倦,迫切想改變現狀。

他甚至讓兒子哼唱,自己嘗試譜曲,就算不能複製原作品,能保留原作的一點韻味也算成功。

可惜“張郎才盡”的張誠,熬了半宿也沒有寫出原作的皮毛。

那就只好寄希望於詞曲作者了。

“小凱,等你們考完試,帶我去見見這個程驍。只要能買下這首歌,我就算賣房子,也要把你推出來,讓你成為一個歌星。到時候,我就直接辭了文化局的工作,給你做經紀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