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 章 會試





小憩的考生紛紛被驚醒。




罵聲與叫嚷聲混成一片。




哪怕起初慌慌張張亂叫的傢伙終於反應過來,欲哭無淚地解釋只是噩夢失言,“一字咒語”卻已在考棚中難以抑制地傳開。




巡綽武官當即敲鑼:“肅靜!肅靜!”響亮的聲音頃刻間傳遍考場四方。




倘若是更低級別的科舉考試,此刻多半已是考場大譁,考生慌亂之下群奔而出,說不得就會引發踩踏事故,造就一片亂象。而一連串的考官都很可能因此被問責。




然而這是監考最嚴的會試。




把守號舍的軍衛如鐵塔般堵在門前,一群文弱書生縱然著急,亦突破不了這道“關卡”。




這反而為號舍中的考生爭取到一段寶貴時間,讓他們得以聽見武官高聲澄清真相。




結果居然是某個心理壓力過大的傢伙夢見貢院走水,朦朧初醒時失聲驚呼,觸動了大家敏感的神經,事情才變成這樣的嗎?




“……”




重歸寂靜的考棚中飄滿了問號。




若非軍衛虎視眈眈地盯著,考生們嘴裡只怕已經噴出一串不禮貌的攻擊性詞彙。儘管擾亂考場秩序的罪魁禍首已經被重重叉了出去,卻不妨礙眾人心底的花式謾罵。




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嗎!




某些人心中陰暗揣測:此人說不定自知無望進士,才如此喪心病狂地噁心所有人。




受驚醒來的他們徹底睡不著了,只能靠著牆壁,一邊默背四書,一邊靜待黎明。




唯有一人依舊睡得香甜。




那便是“有統萬事足”的謝拾。




倒不是他當真能做到完全屏蔽雜音,而是胖狸貓在事發第一時間便通過探測知曉了真相,瞬間恍然:[原來是個烏龍啊!]




它果斷替宿主屏蔽了外界干擾。




於是,謝拾得以一




覺睡到天明。




只是他這般坦然高臥,呼呼大睡的姿態,不免令看守號舍的軍衛眼神染上了異樣。




夜色淡去,天光方明。




謝拾循著生物鐘醒來,先是不緊不慢收拾好被褥,將兩塊木板組裝的床板重新拆分成桌椅,又用完簡單的餐食,便靜待考官散題,堪稱氣定神閒。




目光無意識向外一瞥,他不由一怔。




為防考生作弊,號舍的“門”向來是無遮無攔的,故而門外把守的軍衛可以輕而易舉看到號舍內的動靜,相對的,謝拾稍稍抬頭,亦能看見這位特殊的“監考官”。




目光相撞之際,謝拾只覺得對方的眼神尤為古怪,其中似乎蘊含著某種難以言喻的“欽佩”。若說其人是謝拾的崇拜者,昨夜初入場時似乎並非如此罷?




謝拾丈一和尚摸不著頭腦。




此地唯一能分享他困惑的只有一隻胖狸貓,不料胖狸貓聽了他的疑惑卻樂不可支。




謝拾滿頭問號,越冒越多。




大概是擔心宿主帶著滿腔的疑惑考試容易分心,胖狸貓笑過之後,將昨晚發生的插曲一五一十道來,末了它猜測道:[大概是宿主的表現容易引人誤會罷?]




“造就誤會的罪魁禍首是誰啊……”




謝拾哭笑不得地吐槽一句,並無責怪之意。畢竟胖狸貓的出發點是為了讓他好好休息,而他也的確獲得了一夜的安眠。




不及多想,考官已然散題。




關於考試的試題內容與順序,會試與鄉試完全一致。都是首場考四書五經,次場考論、判、詔、誥、表,第二場考策論。




四書題四選二,五經題只做本經二道。謝拾第一時間埋首在草紙上抄錄起題目來。




只見四道四書題分別是:




《論語》:




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四句




《孟子》:




天下大悅鹹以正無缺




《大學》: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忠信以得之




《中庸》:




明乎郊社之理二句




謝拾從第一道論語題開始做起。




此題出自《論語·季氏篇第十六》,完整的四句是:【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