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 章 會館





“遙想百餘年間赴試之士子,而後幾l人建功立業,幾l人泯然眾人?幾l人腐索捍馬、敬終慎始;幾l人利慾薰心、禍國殃民?”




“……假使老來重返昔日仕途起點之地的通州,想來他們定是感慨萬千。”




眾人的情緒亦不禁受他感染。




遙想過往一屆又一屆,不知多少大齊士子由此入京赴試,而後便在會試張榜後走上不同的道路,於青史之上或是無聞,或是留芳,或是遺臭……便只覺無形的命運已化作大河滔滔,在時勢推動下滾滾而來。




他們自問,此番若順利科舉入仕,數十年後,仕途走到終點時再至燃燈塔下,必然是要憶及今日此情此景的——也不知那時的自己是否已建功立業,實現少時理想?




眾人一時竟有些痴了。




不多時,會試成績指望最小、心理壓力也最小的張宥第一個回過神來,他笑罵一聲:“人人皆有‘會當臨絕頂’之心?我看不然。在場有此心者,知歸一人而已。”




其他人聽了連連點頭。




就是說啊,大家只要能得中進士就不枉此生,恐怕只有謝拾想著“登臨絕頂”罷?




從方才被謝拾感染的情緒中走出來,眾人終於恍然意識到:如今的他們連能不能過會試都沒把握呢!在此懷古嘆今,遙想往昔士人如何、來日成就如何,與空想何異?又不是人人都是會試必中的解元郎!




不如及早入京,用心備考!




謝拾又是另一番心思。




此番赴京趕考,行程雖然倉促,卻也算是變相的遊學,至少一路上他已見識過不少風光。




既然已至通州,皇城不過一日可達,謝拾便起了遊玩一番通州城的心思。




其他人卻沒有他這樣的底氣。




一個月的備考時間對謝拾而言過分充足,在他們看來卻是再如何爭分奪秒都不為過。一門心思惦記會試,哪還有心思遊玩?此等閒事,大可等到考完再行嘗試。




於是結伴而來的眾人就此解散。欲及早安頓下來備考的姚九成等人先行入了京城。




謝拾則帶著小跟班石頭在通州城找了間客棧住下,睡過一夜,將行船多日的疲憊徹底驅散,又在城裡城外游完數日才出發。




二人坐上馬車時,天光不過蒙蒙亮,進入京城時,太陽已然西沉,只餘一線微光。()




夕陽宛如融化流淌的黃金,大齊京師巍峨古老的城牆都被裝點上一層燦燦的金輝。




?本作者嬴天塵提醒您《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舉》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馬車由南向北,一路穿過外城的永定門,途經山川壇與天壇,終於抵達皇城腳下。




謝拾在宣武門附近下了車,順著從前徐守文在信中提點的方位找到了湖廣會館——此乃湖廣一省士子赴京會試的暫居之所。




不獨湖廣,大齊各省皆有會館,又稱試館,本來就是供應試士子居住的院舍。




許多一而再、再而三會試落榜的舉人,付不起京中高額的房屋賃費,又不願返鄉,除卻擔擾幾l番來回路途上耽誤時間,也有無顏見家鄉父老的意思,往往在此寓居,一住便是多年,苦苦等待金榜題名之時。




而最終得償所願者,少之又少。許多人花光了盤纏,又遲遲找不到營生,要麼四處找人接濟週轉,要麼只能落魄返鄉。




這些也是徐守文曾在信中同謝拾說過的。儘管徐守文當初並不曾入駐湖廣會館,而是投奔親爹親孃,卻不妨礙他與人交遊時從寓居京中的士子口中聽聞如此種種。而後便被他轉手寫入信中,與小師弟分享。




有徐守文不吝傳授寶貴經驗,摸著徐師兄過河的謝拾雖是初次入京,卻輕車熟路便摸到湖廣會館,石頭主動上前叩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