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離去

 在他們爭論之間,圍觀的普通百姓總算弄明白了謝拾方才究竟都說了什麼。原本聽的半懂不懂的他們,這下全明白過來了。

 而後,百姓們的反應出奇一致:

 “好啊,好啊,解元郎說得好!”

 “罵得也好!倭寇奸細,該罵!”

 被包圍的傅學益慘遭唾沫星子洗臉。

 百姓們對他的舉人身份固然有幾l分敬畏,但想到這個人看他們都是賤民,也瞧不起解元郎和段大帥,只覺得他合該捱罵。當然,嘴上咬定倭寇奸細死不鬆口,他們可沒有冒犯舉人老爺,只是教訓奸細而已!人多勢眾的情況下,膽子自然而然變大。

 更何況,解元郎說的多有道理啊。他們此前從未想過世間還有這樣的道理。無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老爺,還是他們平頭百姓,在保國保家上竟是都有責任——大齊是遮風擋雨的屋子,大家都是屋簷下的鳥,該齊心協力護好這屋子,這話一聽就是明明白白。

 如此一想,大家竟是自豪起來。這麼些年抗倭,大家心裡想的只是自家的妻兒老小,想著得護好他們不受倭寇欺凌。想不到他們其實也算是為大齊做出了貢獻哩!

 ……奇怪的榮譽感生出來了!

 百姓們昂首挺胸,走路帶風,離開後逢人就說:“知道嗎?解元郎都誇我們……”

 一時間,謝拾的言論口口相傳。

 眾人散去後,謝拾正要上樓,轉頭髮現趙橫呆立一旁,神色變幻,彷彿陷入沉思。

 他喚了一聲:“趙兄!”

 趙橫回過神來,動容道:“上至天子下至匹夫,具血氣者皆有保國保群之責?說來容易,做來難。旁人若是如此說,我只當他放屁。謝公子卻是當真說到做到……”

 說到此處,他鄭重抱拳:“趙某生平從未佩服過哪個讀書人,謝公子是第一個。”

 謝拾受寵若驚:“趙兄過獎了。就目前而言,在下亦是誇誇其談之輩,修齊治平之道,最多隻能做到修齊而已。”

 他覺得自己目前只是一個理論家,空有口號,實則不曾為保國保群做出什麼。在福州府幫忙守城,只能說是踐行此道而已。像是段朝宗這種人才是已經走在了路上。

 趙橫卻不贊同:“是謝公子過謙了。若是那些肉食者皆如此想,大齊豈有今日?”

 似乎十分看不上如今的大齊。

 “……”

 謝拾被他一句話沉默了。

 只能說,越是相處越是發現這位趙兄簡直是隱藏的憤青。外表看似粗莽,深入接觸才發現他絕對受過文化教育,且其父多半是平虜伯心腹死忠,至今都對朝廷怨念滿滿,才讓兒子受到如此深的感染。

 他只能提醒趙橫慎言。

 畢

 竟身為普通百姓輕率議論朝廷官員,且言語間隱隱對整個大齊的狀態都不滿意,被人扣一個非議天子的帽子都不為過。

 收到他的提醒,大概是意識到自己的確大意說了不該說的,趙橫不再發表敏感言論,將話題轉移到謝拾新得的寶弓上。

 關於這個,謝拾可就來興趣了。